2020年09月01日第505期
首頁│ 最新消息│ 產學合作│ 諮輔專欄│ 藝術中心畫題│ 雲聲文苑│ 專題報導│ 競賽成果│
 
  圓點  愛情中著名的冤家配-淺談焦逃配的負向互動循環
     

【雲林科技大學 諮商輔導中心 馬冠礼兼任心理師】

     

      依附理論是近年來探索愛情關係時常被採用的重要理論,該理論透過陌生情境實驗將兒童大致區分為三種依附風格,分別為安全型、逃避型、以及焦慮型。辛蒂.哈珊(Cindy Hazan)與飛利浦.薛佛(Phillip Shaver)兩位心理學家,則進一步將依附理論拓展到了成人的愛情世界當中,因此本文所謂的依附風格,可意謂您在親密關係中與伴侶互動的模式。
     
      在不同依附風格的伴侶配對中,最容易演變成愛恨糾葛不清的冤家類型,就是焦慮型依附(以下簡稱阿焦)搭配逃避型依附(以下簡稱逃仔)。
     
      開始談論阿焦及逃仔兩人冤家配的愛情故事之前,讓我們先認識阿焦及逃仔這兩位主角的特質:
     

一、阿焦
     

缺乏安全感因此會不斷地刻意測試並需要伴侶大量的承諾及安撫、常懷疑伴侶會背叛自己、因為怕受傷因此不會主動向伴侶表達真實需要反而期待伴侶能猜到自己心意、透過玩弄小把戲以得到伴侶注意、需要大量親密感及肢體接觸、有磨擦都解讀成是伴侶對自己不滿、發生衝突時傾向鬧脾氣,一點小事就鬧得滿城風雨

     

二、逃仔

     

在情感或肢體上保持距離,顯現出若即若離的矛盾言行、很重視自己的獨立自由並輕視依賴和黏人行為、很強調情侶間的界線、不說清楚自己的意思導致伴侶不斷猜測、有一堆僵化且不容質疑的愛情規則、不信任愛情且害怕被情人利用、會負面解讀伴侶的言行(有磨擦都解讀成是伴侶惡意針對)、發生衝突時傾向迴避逃離現場

     

現在,透過下述這齣灑狗血的愛情鬧劇,讓我們一起來理解究竟阿焦是如何溫水煮青蛙式漸進地將自己變成一塊愛情中的門前腳踏墊

     

一、逃仔與阿焦對親密感的需求根本完全不同

     

其實強烈渴望親密感的阿焦,唯一的錯,就只是愛上了一個無法忍受親密的人。對於總是與人保持距離的逃仔來說,他認為獨立自由自食其力才是王道,親密感只是無關緊要的東西。而兩極差異的基本需求也會導致兩人不斷地吵一些根本不重要的小事,如一個人想牽手,另一個人則覺得這樣太黏……。

     

二、逃仔會慣性擱置衝突,因此兩人之間的問題永遠無法獲得解決

     

真心解決感情問題其實會提升親密感,因此對於抗拒親密感的逃仔來說,他的潛意識就會迴避解決紛爭這回事,也就是說逃仔根本壓根就不想解決問題。所以每次遇到衝突,逃仔就會重複上演「在衝突時疏遠」的伎倆。但是到頭來,不斷累積並懸而未決的癥結問題,只會讓關係越來越糟。

     

三、逃仔與阿焦處理衝突的方式也完全不同
     

1.在衝突中,阿焦那敏感而過度警覺的依附系統會引發強烈的負面情緒海嘯,促使焦躁不安的阿焦開始以極端化言行(無理取鬧地鬧脾氣)去表達抗議。例如,狂CALL狂LINE、惡意較勁(故意讓伴侶等、如果伴侶不接我電話那我也就不回電)、有敵意的舉動(在伴侶講話時翻白眼、別過頭)、假裝不在乎(裝忙裝冷漠)、玩弄小把戲(故意讓伴侶吃醋)......甚至以分手要脅。但阿焦這些反抗行為的背後企圖其實只是想獲得逃仔的注意力,讓逃仔回應自己罷了。

     

2.逃仔處理衝突的方式則是刪除腦中的美好回憶,只記得伴侶最糟糕的一面,所以在衝突中,逃仔可以保持情緒淡漠,不因衝突影響情緒。

     

四、隨著每一次的衝突,阿焦只會失去更多的自我

     

一哭二鬧三上吊後,紓解了壓力的阿焦終於冷靜下來。此時,阿焦的心中又再次充滿了過去的甜蜜回憶,開始感到萬分懊悔→因此阿焦主動向逃仔示好,試圖修復關係。(對照逃仔吵架後刪除好的只記壞的,阿焦吵架後則是刪除壞的只記好的,這種模式反而會強化阿焦對逃仔的執迷不悟)→但是阿焦往往會得到逃仔的敵意回應。→為了挽回逃仔,執著的阿焦只能單方面委屈妥協去接受逃仔訂下的不合理規則。

     

透過上述第三、四點的衝突互動歷程,我們可以清楚看到,每一次的衝突,阿焦不但無法解決爭執,甚至被逼到比先前更慘的處境,甚至必須低聲下氣才能回到一開始阿焦不甚滿意的狀況中。也因此焦逃配這種高潮迭起且充滿戲劇性的的愛情組合,不但常是連續劇的經典角色設定,也是真實世界中多數怨偶的主要組合。

     

光憑著愛,很難去經營一段戀情。但知識就是力量,透過了解並辨識自己的依附風格及互動模式,我們更能夠覺察自己在親密關係中的癥結進而擁有更多的人生主控權。

     

參考書目:

     

1.涂愫芸譯(2020)。為什麽老公都不聽我說話(原作者:岡田尊司)。台北:台灣角川。

     

2.蔡欣芝譯(2018)。依附(原作者:阿米爾‧樂維, 瑞秋‧赫勒)。台北:遠流。

  按鈕 發  行 人:楊能舒
  按鈕 主任委員:李傳房  
  按鈕 出  版  者: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按鈕 總  編  輯:吳博凱
  按鈕 聯繫我們:aax@yuntech.edu.tw   按鈕 執行編輯:蔡淑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