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5日 第413期
首頁│ 最新消息│ 產學合作│ 諮輔專欄│ 藝術中心畫題│ 專題報導│ 圖書館訊息│ 磨課師專訪│
 
  圓點   簡端良老師與公民社會的哲學思考
     
     

採訪撰文:本校科法所碩二方濟龍

     
簡端良老師
       
      簡端良老師是本校通識中心的老師,畢業於東海大學哲學系並取得博士學位。專長領域為倫理學、佛學、哲學專論,教授磨課師課程「公民社會的哲學思考」 。曾榮獲「101年校園網站競賽金質獎」,身兼知名論壇「哲學星期五@雲林」策劃人以及全國高中哲學教育推廣協會理事。
       
      一、老師學術背景 
       
     
       
      說到哲學,簡端良老師露出自信的笑容他笑稱讀哲學系最常被問到的問題就是:「念哲學能幹什麼?」這也是在大學時代最常被問的問題。「之所以會選擇哲學系,是因為我認為只為了生存而工作其實不難,人要活在這個世界上不難。問題是活下去,應該要有更重要的想法與價值,也許哲學系可以幫助我把這個問題想清楚。」因此簡老師選擇了哲學這門學科作為他的求學目標,日後也利用這份專業找到了教職。
       
      在踏入哲學這一途之前,簡端良老師退伍後先進入房地產事業。在上一輪房價飇漲景氣中,他在房仲業如魚得水,但也因此沉浸在一些惡習之下:作息不正常,應酬菸酒樣樣來,雖然收入十分的豐足,但是心靈卻十分的空虛。「其實我是在一夜之間就轉了念頭。」簡老師娓娓道來這一路上的心路歷程。
     
      就在那一念之間決定斷除一切惡習,簡端良老師選擇遠離當初那些複雜的環境,就此重返校園。一開始簡老師是從宗教方面著手,開始接觸許多佛教經典,從中獲取許多人生道理。甚至有時會參加喪葬團體誦經團活動,幫人助念以追求生命的答案。雖然捨棄光鮮亮麗正職,但卻獲得以往不同的人生滿足與體驗。簡老師引用影響他最深德國的哲學家尼采在「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的一句話來形容這種感受:「這個奉獻,無私的奉獻到什麼時候呢?奉獻到我窮到一無所有,我還願意為我的一無所有而漠視。」因此牽起了簡老師與哲學之間的不解之緣。
     
      二、「公民社會的哲學思考」課程的內容
     
      簡端良老師的磨課師課程名稱為「公民社會的哲學思考」,而他在本校任教的課則是「哲學思考」。他說,如果把哲學思考放在形而上學,會讓大家誤認為哲學只談一些天馬行空,清談、玄談,那麼這樣的哲學與我們現實生活有距離的。適逢教育部從民國96年起,推動了「公民教育」課程改進計畫,希望讓國內的學生,可以藉由課程的公民教育、美學教育、歷史教育各種人文教育,提升人文素養,而其中很重要就是哲學教育。
     
      簡端良老師認為:哲學教育的重點就是批判思考,讓同學不只是人云亦云,不要活在當前的社會中,沒有自己的想法。因此「公民社會的哲學思考」這門課,談的是比較抽象、形而上的問題,但這不代表哲學跟現實生活是脫節的。簡老師在這門「公民社會的哲學思考」的課程中,他會以發生在我們生活周遭的議題為例,進行辯證。透過課程中互相地辯證,希望讓同學能從現實中抽離出來,導入較抽象的思維,然後運用在現實社會中。
     
      「公民社會的哲學思考」這一門課分九個單元,這九個單元從「哲學是什麼?」開始談起,接著是法律與哲學之間的關係,人生與哲學的關係,最後是哲學在地思考及運用在國際思維。
     
      那這兩者之間,我們會分工合作,分頭去收集資料,最後彙整起來並撰寫成內容呈現的文稿。那主要是撰寫文稿這個部分,大家分工合作地來進行。
     
      三、製作團隊的部分
     
      教學團隊成員主要來自簡端良老師於東海大學念哲學的學弟妹。一位是念哲學背景的鄭宜玟老師,一位是念英國文學的梁家瑜老師。梁老師原先是台北參與「哲學星期五」的志工,擔綱核心的策劃人。「哲學星期五」是台灣新興的哲學論壇,會經常性地邀請講者到論壇上進行對話,這種對話就是哲學最需要做的工作。
     
      鄭宜玟老師,在東海大學取得博士學位,曾在靜宜大學、台中科技大學及中興大學兼課。因為剛畢業不久,目前還沒找到專任教職,因此有充分的時間參與製作課程,成為蒐集材料上的得力助手。兩位的撰寫能力都非常傑出,且思維都非常縝密,對該領域也十分熟悉,對課程內容製作幫助很大。
     
      四、推薦書目
     
      在訪談的最後,簡端良老師推薦了「少年Pi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一書,曾被李安導演搬上大螢幕而廣為人知。「漂流,它指的是一種生命的漂流。」簡端良老師認為,我們的生命就如同主人翁Pi一樣,你不知道下一刻會遇到誰,也不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麼事件。「在漂流海上的同時,你壓根不知道方向在哪裡,如同我們的人生一樣,你永遠不知道下一次遇到誰,你只能努力、把握、珍惜,用這種態度去經營你的大學生活。」
     
      簡端良老師很推崇作者揚˙馬特爾(Yann Martel),他在大學時雙主修,一個是動物學,另外一個則是哲學。動物學跟哲學看似不搭嘎。有趣的是,這位作者運用了他所學動物學與哲學的專長,寫下了「少年Pi的奇幻漂流」這本書。他認為這正是跨領域學習的優勢。簡老師建議同學應該針對你所喜歡的領域,然後努力研習,很自然地就會碰撞出令人驚奇的火花。
     
      以動物學的觀點來看,人是動物無誤。因此本書描繪人的行為很多跟動物一樣,如同動物般的野蠻與貪婪。到底人超越動物的地方在哪裡?本書也提及人性的光輝,人有道德感與自律心。甚至還談到人有更具高度的東西―信仰。
     
      Pi曾經如一般人對傳統宗教深信不疑,直到歷經暴風雨而失去一切。甚至到最後,當什麼信仰都不是的時候,他終於找到生命中篤信的東西。那種篤信的東西指的是在信仰上的跳躍,把有形的神形象跳躍成內在無限的寬容、接納與慈愛的態度,換句話說神一直存在他的內心裏面。整本書以具象的海上漂流,來談信仰的心路歷程。簡端良老師很推薦大家閱讀「少年Pi的奇幻漂流」,看似平易近人的小說,卻傳達了深刻的哲學思考。
     
     
簡端良老師推薦書目:「少年Pi的奇幻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