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5日 第413期
首頁│ 最新消息│ 產學合作│ 諮輔專欄│ 藝術中心畫題│ 專題報導│ 圖書館訊息│ 磨課師專訪│
 
  圓點   阿福的貓朋友
     
      【本文作者諮商輔導中心兼任輔導老師 林佳吟老師】
     
      養了一隻十幾年叫阿福的貓。最近阿福跟住家外的野貓交上朋友了。他們從只是隔著陽台互相觀望,到後來演變成只要ㄧ入睡,貓朋友就會跳進陽台欄杆的縫隙,鑽進陽台內與阿福互動,甚至有幾次溜躂進床邊磨蹭我的腳。
     
      第一次發現房間出現第二隻貓,是在某天夜裡,睡到一半時,阿福跑到我的臉旁小聲的喵叫,當我以為他在撒嬌而撫摸他時,腳邊突然有毛茸茸的觸感挨了一下。這才驚覺,野貓已經不再呆在他該呆的陽台外了。一起身,她就迅速地蹓出房間,鑽出欄杆不見蹤影。檢查發現,阿福等在飼料盆前,飢餓地期待我能餵時。終於恍然大悟,最近的阿福頻繁討食不是食量變大了,而是食物一直被貓朋友吃了。
     
      隔天一早,開始將欄杆隙縫加裝鐵絲,企圖封鎖牠再度進入的捷徑。不安地擔心夜晚再度被入侵。因著這樣的不安,平常好眠的我,連續好幾個夜晚失眠了。幾天過後,似乎一切恢復平靜。阿福開始回復食量,貓朋友開始回到陽台外的觀望與互相喵叫打招呼,而不再進一步踏進陽台裡。
     
      正當自己沾沾自喜地與朋友分享防範策略的成效時,朋友說了一句話,他說:『可是你平常不是有在餵流浪貓嗎?』是阿!我平常是很積極地在餵流浪貓阿!怎麼流浪貓自己跑來討食,不需要我自己出去餵食了,我卻反而防堵拒絕了起來。甚至為了不讓牠吃食,還半夜起來站哨,失眠了。這不是很弔詭嗎?
     
     
      覺察發現,這是很多層面的不同。當發現貓朋友闖進房間時,出現的情緒是憤怒與恐懼。憤怒牠不尊重我侵犯了我的地盤,也就是所謂私領域的界限。當牠未獲得邀請時即侵犯了界限時,引起的就是本能的防衛與守護甚至是自衛攻擊。而恐懼來自於,對未知與陌生的舛舛不安,不認識貓朋友,所以不知道牠乾淨否?是否有傳染病,不知道他是否會攻擊,以及不知道他進到房間之後會如何施展活動或破壞?當這些對界限侵犯的敏感神經被挑起時,很本能地就會產生一些身心上的變動,變得焦燥不安,憤怒,變得吝嗇消極與被動。甚至失眠了。這跟餵食流浪貓不同的,餵食流浪貓時,是一種準備好開放邀請對方進入界限的歡迎姿態,手中拿取的飼料,象徵著我們知道即將給予什麼,給予多少(不管是實質上或精神上)。所以那是一段準備好了的關係。
     
      這跟任何關係不是很像嗎?
     
     
     
      我們期待與他人互動時,能安適地知道是怎樣的一段交流,知道彼此是怎樣的相對角色,知道互動內涵是個如何前進的目標方向。當知悉這些要點時,我們常能享受、開放,與充份沉浸於可以的開展。我們會變得柔軟,包容,開朗與體貼。但若一段關係,總是時不時被壓榨的,被侵犯界限的,以及角色不清與焦點不明的。我們很容易就會拉起本能的防衛與算計。
     
      所以,是我吝嗇於餵食貓朋友,嫌棄於牠是一隻野貓嗎?我覺得我不是。而是關係的建立應該是雙方一起架構,策劃,以及互相願意開放與允諾的才對。如果哪天,我在陽台乘涼,而貓朋友先試著在陽台外與我喵喵撒嬌個幾聲,其實我是會邀他進來玩的。
     
      這就是尊重,就是界限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