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01日第524期
首頁│ 最新消息│ 交流園地│ 諮輔專欄│ 競賽成果│
 
  圓點  在「疫」變之下的我們
     

【本文作者為本校兼任心理師 莊欣蓉心理師】

     

      溫馨五月,在歡渡母親節過後,台灣面臨嚴峻的疫情考驗。一切來的又快又急,沒有一點緩衝的情況下,我們就被推著進入一個新的生活。你在這樣的巨變中,還好嗎?
     
     

過去一年多,在被嚴密防護下的大家,一直都未跟世界接軌。一年前,我還開心的上了許多線上粉彩課,只因馬來西亞封城,佛心的老師想要給困在家中的夥伴,一些支持一些安慰,透過線上共同創作的方式。當時,都沒有意識到,我們也會有這樣的一天。雖然現在未完全封城,但很多的限制和規定,就已經引起不少的反彈。原來,任何的事情,好像都要等到親身經歷後,才會有現實感啊!

       
     

5月19,正式開始停課不停學。所有高中以下學制的老師,全部要面臨遠距教學的考驗。提早佈署的學校,還能輕鬆的無縫接軌,而未能準備好的學校,再怎麼不願意,也要硬著頭皮上路。而我自己也是,雖然任教的是專科學校,比教育部公佈的日期還提早決定。就算有較多的緩衝時間,就算學校去年就幫忙申請好帳號,也給相關的資料,要老師可以預作準備。但突然的轉換,備而不用變成要立即使用。心情還是有些忐忑啊!

     

這波疫情,也讓我想到自己經歷的變化。隨著三級警戒的宣布,工作一個一個延期、取消。原本最忙碌的五、六月,佈滿活動的行事曆,一一的劃掉、往後延,瞬間就空了。心情也從上緊發條的預備狀態中,被迫停下來,箭已上弦,不發出去的後作力,還真不小啊!就這樣擺盪了一週,需要時間沉澱消化,才能恢復平靜。這段時間做什麼呢?就像失落復原的歷程一樣,必須要走到接受這一步,承認已經回不去,改變已經發生,人事物都不同了。就是接受「變動」才是正常,才是生活。因為你的轉念,才可能去面對,直視而不迴避。雖然會難過,會有情緒,都很正常。哭泣之後,方能看清事實。事情也才會有轉機,也才能重新安排新的生活步調。而如何從否認到接受呢?我自己的方法主要有二個,捨去跟接近。捨去一些非必要的訊息,尤其是負面的新聞,真的假的都不重要。看太多只會加深恐懼,對現實生活沒有實質幫助。第二個是找正能量,去接近一些樂觀的人事物,為自己加添動能,汲取他人的智慧和策略,慢慢地,擺盪終會停止,身心都能得到平衡。

     

     

其實,不只是我自己的經歷,大眾們的反應也是如此。剛宣布停課的那幾天,網路流傳的都是父母們的哀嚎,漸漸地,有越來越多「正向」的聲音。分享的角度不再那樣悲觀,越來越多的是,宅在家的親子互動分享。大家的應變能力是有的,只是需要經過哀哀叫的過程。發發牢騷沒什麼不好,哭完、抱怨完,就有力氣;就有能量面對了。

     

這學期剛好帶了一個生命教育團體,為期四週的活動,5/20是最後一次上課日期。就差一天的時間,被迫停止了。原先還寄望著,二週後可以解禁,期待可以好好的做個結尾,和成員完整的道別。而事實並非如此,所要面對的是,那一天的活動之後,就沒有下一次了。還有機會再聚嗎?沒有答案。沒有辦法好好說再見,真實驗證了,「明天和無常究竟哪個會先到」的狀況。生命如此變動,尤其是這波變異的病毒有著極強的傳染力,沒有人可以確定自己不會是下一個確診者。這真真切切的「有可能」、「不確定」的事實,我們究竟要如何安在自己的心呢?生活、工作、學習,這些可以有替代的方式,可以有不同的安排。而生命的無常,害怕被傳染的憂慮,可能會令大家更不安。看到友人重新擬了遺囑,用正面迎對的方式,坦然面對那終究會到來的一天。不想措手不及,無法把身後事交待清楚,倒不如先做好萬一的準備。我滿欣賞這樣的做法,逃避永遠比面對更難受,豁達的正面迎向前去,心裡反而更舒暢呢!

       
     

疫情的影響還持續著,我們還能做些什麼呢?變動已是必然,就算疫情結束,就算恢復生活的常態。但過去的生活已經無法回頭,如同時間的流逝一般,只會往前永遠無法倒轉。照顧好自己,積極面對每個可能,或許才是面對的有效心態。

     

  按鈕 發  行 人:楊能舒
  按鈕 主任委員:李傳房  
  按鈕 出  版  者: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按鈕 總  編  輯:吳博凱
  按鈕 聯繫我們:aax@yuntech.edu.tw   按鈕 執行編輯:黃淑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