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5月15日 第459期
首頁│ 學術交流│ 交流園地│ 產學合作│ 諮輔專欄│ 藝術中心畫題│ 專題報導│
 
  圓點  用身體來照顧心靈
      【雲林科技大學諮商心理師 徐佩鈴老師】
      email: hsuagnes@gemail.yuntech.edu.tw
     
      我平常並不容易放鬆,大部分時間都像處在待命狀態、準備出勤執行某個任務,總是感到忙碌又疲累,難以找到空閒休息。前陣子讀到一本書「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發現裡面所講的,和這些年我所學、諮商實務中的心得,以及最重要的──我個人的生活體驗,起了很大的共鳴。此書被視為「最近三十年的精神衛生領域最重大的一系列突破」,作者Bessel van der Kolk擔任美國波士頓創傷中心的醫療主任長達三十多年,對創傷的各種療法進行了許多研究。由於創傷在身體、大腦留下了印痕,「復原的關鍵,是運用腦部本身的神經可塑性,讓倖存者感受到自己活在當下,並在最終重建對自己的所有權。」我發現這些能有效處理創傷的療法,也很適合用來照顧自己的身心、讓自己重拾活力,因此想在這裡跟大家分享。
       
      一、呼吸:只要人還活著,就有一口氣在。呼吸,除了是維生的基本條件,也是許多身體動作療法的基礎。一吸一呼之間,牽動了不同部位的肌肉骨骼等器官組織,更活絡了兩個神經系統──當你深深吸一口氣時,是在活化交感神經系統,會導致腎上腺素激增而加速心跳;當你緩緩吐一口氣時,是在活化副交感神經系統,會促進乙醯膽鹼釋放而減慢心率。能夠好好地呼吸,就代表你可以好好地調控這兩個自律神經系統,讓身體可以快速行動、也能恢復平靜。試著先吸一口氣、同時數4秒,然後停1秒,接著再吐出長長的一口氣、同時數5秒。重複此「4-1-5」的循環數次,覺察一下身體的感受。由於這樣的節拍不同於平常習慣,更能幫助我們專注在呼吸,達到較好的放鬆效果,也可以緩和情緒。
       
      二、靜坐、運動、節律、身體動作:除了最簡單、隨時隨處可練習的深呼吸,還有進一步發展的氣功、太極拳、瑜珈等,可以幫助我們調節身心狀態。這些活動都涉及呼吸、靜坐、身體動作。很重要的是,在進行這些活動時,要提醒自己專注於當下每個動作、每個呼吸,並覺察身體感受,而不是身體做著動作、腦子一邊想著其它的事。專注帶來放鬆,覺察幫助整合身心狀態。
       
      三、神經回饋:神經回饋訓練可以改善創造力、運動控制和內在覺知。我們的大腦在不同狀態下,有不同頻率的腦波,簡介如下—
       
      1.睡眠時的腦波最慢,每秒小於4個週期,稱為δ波。此時大腦處於閒置狀態,心思轉向內在。如果我們在清醒時有太多慢波活動(2~5Hz),思考就會不清晰,呈現出缺乏判斷力和衝動控制。
       
      2.昏昏欲睡時會出現θ波,每秒4~8Hz。這也是半夢半醒的狀態。θ波創造出不受邏輯或常規限制的思維,開創新的連結與聯想的可能性,可促進新的學習,但θ波也會出現在我們悶悶不樂或心情沮喪的時候。
       
      3.放鬆地專注時,產生的是α波,每秒8~12Hz。α波伴隨著安寧平靜的感覺,這也是冥想時會產生的狀態。
       
      4. 放鬆地思考時,稱為SMR波,每秒12~15Hz。
       
      5.積極地思考時,產生β波,每秒15~18Hz。當β波主導時,大腦會朝向外界環境,使我們在執行任務時能集中注意力。
       
      6.情緒激動時則出現Highβ波,每秒大於19Hz。此時大腦持續地掃描周圍環境,以防止危險發生,因此會呈現激躁、焦慮、身體緊繃。
       
      使用神經回饋儀器時,會在我們頭部黏貼一些電極片(類似復健時的電療設備),好讓電腦偵測到我們的腦波頻率。隨著電腦軟體的畫面及聲音變化,我們會被引導到特定頻率的腦波,同時藉由螢幕上數據呈現,讓我們知道自己現在是處於哪種大腦運作狀態,便可學習如何調整自己的身心狀況,來維持在此腦波頻率。例如,電腦遊戲設計要我們設法讓畫面中的氣球飄浮,我們可透過此軟體的回饋,學習如何調整自己的呼吸與情緒狀態,來達成任務。如果您有興趣、感到好奇,本校諮商輔導中心的雲夢悠居紓壓室有幾套神經回饋儀,大家不妨來使用看看。
       
      以上是我覺得對個人蠻有幫助,較簡便易行的方法,介紹給大家,而書中另有其它療法,都經過實證研究、具卓越療效,也推薦您參考。祝福各位都能身心健康平安!
       
      (參考書目: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作者:貝塞爾˙范德寇醫師。譯者:劉思潔。出版社:大家。)
       
     
  按鈕 發  行 人:楊能舒
  按鈕 主任委員:李傳房  
  按鈕 出  版 者: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按鈕 總  編  輯:楊智傑
  按鈕 聯繫我們:aax@yuntech.edu.tw   按鈕 執行編輯:蔡淑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