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3月15日 第455期
首頁│ 學術交流│ 產學合作│ 諮輔專欄│ 專題報導│
 
  圓點  未來學院院長林崇熙教授的教育哲學
     

      校園記者:本校應外系生 鍾晏翎
       
      林崇熙教授任教於雲科大文化資產維護系,同時為未來學院院長及通識教育中心主任。林教授畢業於國立清華大學動力機械系學士,在退伍後選擇轉換跑道至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學習,之後為了更精進自己,便到了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大學攻讀科技與社會研究所。林教授專長為,文化資產、科技與社會、博物館、文化產業、拼裝車、檳榔,教授用他的工業專長來重新審視歷史,了解歷史脈絡,以不同的角度來了解台灣文化,同時挖掘每位學生的價值,為他們打造出適才適性的學習方式。
       
     
林崇熙院長
       
      林崇熙教授的跨領域學習
       
      林教授大學時正處於台美斷交時期,那時學校處於一股緊張的氛圍,同學們討論國家政治、經濟發展、工業技術......各式各樣的議題都被大家拿出來討論,希望能找出解決之道。那時林教授的同學都決定要投身於科技工業產業,為台灣找出新出路,而教授卻反其道而行,他思考台灣是否是處於一種歷史結構的框架,所以教授在退伍後毅然決然地投入了歷史的研讀,以台灣科技發展史來探討,藉此引申出不同的領域研究。在那個時代,教授帶著拯救台灣的使命感,和對自身所學的熱愛,來研究各個時代的變遷,希望能藉由歷史來找出台灣的新方向。
       
      林崇熙教授的美國經驗
       
      林教授在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大學攻研讀科技與社會,而在美國的生活最令他感到衝擊的便是他發現台灣高度的美國化,在美國時他發現台灣有許多和美國相似的地方。教授說到在每學期學校都會舉辦國際學生之夜,而就在要決定台灣代表性服裝及歌曲時,所有台灣學生絞盡腦汁都沒得出一個答案,最後只想到了原住民的傳統服飾。教授對那次的經驗感到震撼,他發現自己對國家的文化了解是如此的稀薄,也因此更努力的研究台灣文化。
     
     
林崇熙院長
       
      林崇熙教授的教育哲學
       
      教授曾做過拼裝車的研究,見過許多為了因應地形而改裝的拼裝車。在淺灘區的蚵農為了採蚵方便研發出一種將引擎設置在車頂上方的拼裝車,防止引擎進水,也有為了方便採砂石而研發出來的拼裝車。教授對於教育便是採取這種方式來進行,他認為教育學生便是要適才適性適本質,藉由了解學生的特質來為他們開發出屬於他們本身的學習方式。
     
      高教深耕計畫簡介
       
      雲科大高教深耕計畫分為兩部分,一為未來學院計畫,二為通識教育革新計畫。未來學院便是以適才適性作為計畫宗旨,為學生量身打造,縮短學用落差。現今的大學體制讓學生很難盡情做跨領域的學習,然而現在的產業需求卻是跨領域的人才,在這樣的情況下,希望藉由未來學院的計畫,讓學生盡情學習各種領域的專業,找到最適合的去做研讀。林教授相信世上沒有學習不好的學生,只是學生可能被放錯了位置,而教授希望藉由此計畫讓學生了解甚麼是適合自己的,讓學生能一展長才。
       
     
林崇熙院長
       
      林崇熙教授對雲科大學生的期許以及建議
       
      教授在多年的教學經驗中發現,雲科大的學生普遍侷限於自己的本科系,常常是只專注於一個方向而不顧周遭,然而這點卻可能帶來很大的傷害,因為很容易造成不了解社會現況或時代趨勢結果。教授期許雲科大學生,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多多關心周遭變化,將自身眼界格局提高,在大學四年中了解自己所需具備的能力,然後利用大學時光來好好充實自己。
     
  按鈕 發  行 人:楊能舒
  按鈕 主任委員:李傳房  
  按鈕 出  版  者: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按鈕 總  編  輯:楊智傑
  按鈕 聯繫我們:aax@yuntech.edu.tw   按鈕 執行編輯:蔡淑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