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5月15日 第438期
首頁│ 產學合作│ 諮輔專欄│ 藝術中心畫題│ 專題報導│
 
  圓點  從設計到人生——黃世輝老師的人生哲學
     
      校園記者:本校應外系生 劉 真
     
      1997年黃世輝老師在日本取得博士學位畢業,同年進入雲科大任教,當時是雲科大創校第八年。身為台南人的黃世輝老師並不嚮往大都市生活,因此選擇離家鄉不遠的雲科大就職。老師在雲科大曾任教於工設系及文資系,現在則擔任創設系教授兼設計學院院長,專長為「文化創意產業、社區營造、地方文化館研究」。
     
     
探訪阿里山來吉部落,學習尊重不同文化
       
      從2006年至今,黃世輝老師每學期都會帶學生至阿里山的來吉部落進行田野調查。目標讓學生接觸不同文化,深入瞭解問題並和當地人合作解決。老師發現學生平常鮮少接觸原住民,對於原住民文化更是一知半解,因此學生進入原住民部落後才了解世界的寬廣,即使在台灣也存在不同語言、文化和信仰的族群,由此學生也能學習尊重不同文化
       
      菸蒂與鴿糞問題,激發創新設計
     
      年輕學生有許多新想法,例如有學生曾與黃世輝老師討論「公園裡隨處丟菸蒂」問題。學生提出設計一張舒服的椅子放置於吸菸區,當民眾於座椅上吸菸時,菸會吸入旁邊的設備;此外菸蒂丟棄在規定地,剩下的灰燼餘熱能夠產生電力,達到避免吸入二手菸及環保的目的,一舉兩得。
     
      學生也曾與老師討論長久未根治的鴿糞問題。例如老師辦公室外的屋簷下常有鴿子駐足,地上便會留下鴿糞。學生提出用針刺物品讓鴿子無法停留,抑或架網避免鴿糞落地。這些都是從生活中發現問題後,設法用有創意的方式解決問題的好例子。
       
      日本保存良好的生態環境
     
      黃世輝老師於日本留學完成碩士和博士,因此曾有一長段時間居住在日本,畢業回國後老師每年仍會回到日本考察。黃世輝老師下鄉時,發現日本許多窮鄉僻壤處仍非常珍惜大自然,生態環境乾淨整齊,保護良好,甚至連水溝的水也是清澈的,看得見水溝中的魚。老師提到地方文化保存越好,文明進程越高;整體文化水準越好,文化創意產業也較蓬勃,因此文化和產業是息息相關的。
     
     
「沒有用的設計」是過程
     
      黃世輝老師提到設計學院每年都在生產一堆無法解決問題之「沒有用的設計」。但這是好事,人們練習的過程不外乎反覆地做中學、學中做。老師認為學習不只是研究理論,而是從實做中面對實際的問題並提出方案。這也是教育部在提倡的PBL (Problem Based Learning),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
     
      雲科設計學院未來目標—智慧化、國際化、服務化
     
      黃世輝老師期望挑戰實施院內現代化管理,例如上網申請教室後,掃描門口QR code條碼即可進入專業教室。老師表示設計系佔地面積不小,但如何讓每系開放空間共享,做好空間資源管理、排除空間不夠的問題是未來目標。 
     
      另外,老師鼓勵院內教師們國際化,包括參加國際檢討會或舉辦國際設計營,設計學院博士班未來也擬招收國際學生,並且提供補助及獎勵。最後老師希望設計學院新生多從事社會實踐,用自身專業從事服務,協助解決社會問題。
       
      將學生視為研究夥伴,師生共同創造作品
     
      和學生討論作品或論文時,黃世輝老師常將學生視為夥伴關係,學生提供其想法和創意,老師負責鞏固學生思考、整理、調查、分析甚至寫作之能力。黃世輝老師表示和學生討論時可以瞭解年輕人的新想法,指導學生時更像腦力激盪,師生互動能激發更多創新的構想。解決問題時常會碰到更多問題,能夠持續下去、一一解決所有問題的方法就是好構想,最後再整合出結論,這就是黃世輝老師陪學生訓練設計方法的過程。
     
     
學的不只是設計,是人生的道理
     
      日常生活中充斥著許多問題,大部分的人遇到困難都是惱怒、生氣,但負面情緒對問題於事無補,重要的是想辦法解決它。構想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法並實踐,有創意地解決問題是設計的宗旨。黃世輝老師提到有越來越多大學開始重視Designing thinking,他們將設計視為通識教育,讓設計系學生與非設計系學生,共同組成一個團隊來跨領域解決問題。黃世輝老師表示遇到問題時要感到高興,因為有問題存在才有設計的需求。學Designing thinking的人瞭解面對問題必須保持冷靜,並熱情地解決問題,勇敢地面對問題。
      下一篇:人文與科學學院院長巫銘昌老師的教育哲學
     
  按鈕 發  行 人:楊能舒
  按鈕 主任委員:李傳房  
  按鈕 出  版 者: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按鈕 總  編  輯:楊智傑
  按鈕 編       輯:雲聲編輯委員會   按鈕 執行編輯:蔡淑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