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4月15日第519期
首頁│ 最新消息│ 交流園地│ 諮輔專欄│ 競賽成果│
 
  圓點  生命之美來自於選擇與抉擇
     

【雲林科技大學諮商輔導中心 陳亮晴實習心理師】

     

      幾個月前開始,每一天準備出門上班前,孩子總會上演一部曠世之劇。 「媽媽不要上班上課、不要出門」弟弟總會對著我爆哭邊喊,需要我安撫好長一段時間,弟弟最後才會願意說:「媽媽,小心開車,早點回來。」最近的我在許多來談的學生身上,都讓我回想到這段身為媽媽內心不斷拉扯的歷程。
     
      我們常常清楚不喜歡的感受,但對於我們想要的東西並不是很清楚。隨著孩子的成長,漸漸開始學習表達自己的感受與想法的同時,我也嘗試從孩子的表達中,試圖了解何以孩子會有這樣的情緒反應,反覆的思考孩子要的是什麼,他之所以會如此哭喊又不安,一定有他沒有被滿足的地方。這讓我想到美國心理學家William Glasser 提到,生活中我們常遇到的困境,通常都是來自於以下三個原因:
     
  1. 我們似乎不知道自己真正要的是什麼。
  2. 雖然我們知道自己想要甚麼,但內在的需求總是沒被滿足。
  3. 我們一直以來總是用著錯誤的方式在滿足內在的需求。
     

如上述孩子的哭喊並非是不要媽媽出門本身,而是期望跟希望母親可以留下來陪伴自己。「陪伴」才是孩子內在真正的需求,但孩子在哭喊的過程中,並無法真正的滿足自己的需求。

     

因此William Glasser提出當你在面對內心的需求與行動的過程當中,可以嘗試以下四個核心步驟

     
  1. 試想你的需求,你想要什麼(Want)?
  2. 回顧你現在/過去做的是什麼(Doing)?
  3. 檢視與評估,你所做的這些有用嗎(Evaluating)?
  4. 重新擬定計畫,如果重新選擇,你的計劃是什麼(Planning)?
     

經過這個歷程,回到孩子身上,我發現當孩子轉換成「媽媽,小心開車」的話語時,其實他已經自己走了這個過程。孩子的需求是希望媽媽可以好好陪伴自己(W),然而經過每天用哭喊、耍賴等方式都無法使媽媽不出門工作(D)。因此經過自己的評估,這些方式都無法讓媽媽好好陪伴自己(E)。所以現在孩子,在我出門上班前,會來到門前跟我擁抱,說再見,並要我開車小心,等我下班後就會有完整的時間可以好好陪伴他(P)。

     

檢視我們的生活,其實任何行為都是選擇,而且在選擇的背後我們都是在滿足自己的需求。但我們卻鮮少花時間體會,這個抉擇的過程是否滿足了我內在的期待與需求。透過這篇文章,讓我們給自己一個機會沉澱下來,好好去聆聽內在真實的聲音,並照顧自己。

     

  按鈕 發  行 人:楊能舒
  按鈕 主任委員:李傳房  
  按鈕 出  版  者: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按鈕 總  編  輯:吳博凱
  按鈕 聯繫我們:aax@yuntech.edu.tw   按鈕 執行編輯:黃淑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