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在還能愛的時候陪伴 |
|
|
|
【雲林科技大學 諮商輔導中心 林姿媛輔導老師】 |
|
|
|
|
|
|
|
在醫院陪病的那夜,深深體悟沒有健康的身體,什麼都無法做!雖然是老生常談,但往往不經意就忽略了。108學年度第2學期間,家父急性腎炎住院一個禮拜,工作一整天疲憊的身心狀態,下班後沒有閒暇,趕著回家鄉至醫院與家人輪班照顧父親。 |
|
|
|
|
|
|
|
疫情期間,探病及陪病皆有管制,醫院無法太多人留守,與家人交接照護注意事項後,病房裡只剩下父親與我,以及其他病友。那夜可以算是與父親最親近的時光… |
|
|
|
|
|
|
|
求學階段皆在不同縣市,也北漂七年,與家人幾乎是聚少離多,來到斗六工作後,與家鄉的距離近了些,現在可以較常回家。躺在病榻上的父親顯得格外憔悴,含辛茹苦的工作,不敵病魔一擊,看著辛苦大半輩子的他,覺得心疼不已。與父親談話過程中,感受到他其實很擔心自己的病況,卻仍堅強著。那晚,我須隨時留意父親的護理需要,半睡半醒的狀態中,看著父親同住的其他病友,沒有親屬來照顧,原來我的「陪伴」能帶給父親面對病痛的力量與緩解內心的擔憂。 |
|
|
|
「陪伴是保持靜止,而非急著向前行;是發現沉默的奧妙,而非用言語填滿每一個痛苦的片刻;是用心傾聽,而非用腦分析;是見證他人的掙扎歷程;而非指導他們脫離掙扎;是出席他人的痛苦,而非強加秩序與邏輯;是與另外一個人一起進入心靈深處探險,而非肩負走出幽谷的責任。」—愛倫‧沃福特(Alan D.Wolfelt)身為輔導老師,這看是心理領域的專長,當面對的是自己的親人時,也還是需要學習的。出席了父親的苦痛,回到工作崗位後,更能帶著同理的心面對每位個案(學生)與理解其家庭脈絡。 |
|
|
|
某天下班後,至學校操場跑步,碰到一位我個管的學生,她說:「老師,妳跑步為了減肥喔?」我說:「不是,我這樣的身材應該不算肥(笑),是為了身體健康」;偶爾在操場運動仍會遇見那位學生,前個學期狀態不是太好的她,經過這一學期的輔導與陪伴,她逐漸變得開朗也願意分享生活點滴,從小累積的心理創傷,對人的不信任感,過程的轉變對於她來說不容易,而輔導也非仙丹妙藥,立即見效,需長時間的關心及適時用言語扶助疲乏的心;現代學生問題多元,更多時候需要的是有人陪他們多走一哩路。 |
|
|
|
心理影響生理,每件事發生的背後,皆有可學習的功課,處在不曉得該怎麼辦的當下必然很煩心,輔導工作像是一場長期的信心操練,狀況每一天都不同,苦難也許是化妝的祝福,繼續帶著盼望奔向那擺在前面的路程。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