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01日第503期
首頁│ 最新消息│ 學術交流│ 產學合作│ 諮輔專欄│ 競賽成果│
 
  圓點  感受焦慮,看見焦慮
     

【雲林科技大學 諮商輔導中心 牛文菡兼任心理師】

     

      終日在工作、家庭、學習、人際…中生活的我們,可能因為想要達到工作要求的品質、期許成為自己或他人心目中的好人、期盼迅速完成交付的任務、希望自己是有效能的,擔憂無法如願或是結果不如預期時,而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焦慮。
     
      焦慮時候的我們,通常會期望自己能夠趕緊消除焦慮,回歸可以工作的情緒狀態。許多人採用了耳熟能詳的情緒調適方法,如:畫畫、跑步、瑜珈、追劇、聊天…之後,焦慮可能降低,但是,總覺得仍在焦慮出現-焦慮調適-焦慮緩解,此一周而復始的無限循環中。
     
      為何會如此呢?那是因為,我們在採用調適焦慮情緒方法時,就只是為「降低焦慮」而「降低焦慮」,處理的只是焦慮程度,未處理到焦慮的核心,也就是說,只是治標而不治本。當焦慮只是處理到表層而未處理焦慮的根源時,每一次遭遇類似情境或外在刺激時,就會經驗同樣的焦慮。
     

如果,想要中止無限循環的焦慮,就必須找到根源,這樣才能進一步對症下藥、正本清源。最好的方法,就是感受焦慮、看見焦慮。那要怎麼做呢?以下,謹就個人的閱讀及諮商實務經驗,分享感受焦慮、看見焦慮的方法:
     

1.閉上眼睛,先將注意力從繁雜的事物、思緒拉回個人身上;專注於呼吸,慢慢地用鼻吸氣、用口呼氣,吸氣、呼氣來回持續約3分鐘。

     

2.感受焦慮出現時的身體感覺,如:胸口沉悶、心跳加快、肌肉緊繃等。

     

3.放掉大腦的評價、判斷、分析,持續充分感受身體的感覺。

     

4.觀察、感受焦慮存在於身體的圖像或樣態。

     

5.試著說出所觀察、感受到的焦慮樣態;如:胸口像是有一個大石頭壓在那裏。

     

6.與焦慮對話,了解焦慮出現或存在的目的,如:以喘不過氣來警告自己要多照顧自己。

     

7.試著回應焦慮所傳達的訊息,如:我會拒絕超出我自己能耐的工作。

     

8.慢慢地用鼻吸氣、用口呼氣,等自己覺得舒適時,張開眼睛。

     

焦慮的存在是有意義的,充分感受焦慮,聆聽焦慮出現時的身體及內心訊息,看見焦慮的存在,覺察焦慮存在的意義,進一步找到降低焦慮根源的方法,會讓自己知道如何與焦慮共處,在焦慮中持續向前,生活更有活力!

  按鈕 發  行 人:楊能舒
  按鈕 主任委員:李傳房  
  按鈕 出  版  者: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按鈕 總  編  輯:吳博凱
  按鈕 聯繫我們:aax@yuntech.edu.tw   按鈕 執行編輯:蔡淑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