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01日第491期
首頁│ 學術交流│ 交流園地│ 產學合作│ 諮輔專欄│ 專題報導│
 
  圓點  找回身心健康,減少情緒性進食
     

【雲林科技大學 諮商輔導中心 詹寓婷心理師】

     

      繁忙的工作結束後,面對身心的疲憊,或許還有許多煩心的工作壓力盤繞在心中,因此攝取食物、吃頓大餐,就成了許多人慰勞自己的方式。透過享受美食帶來身心滋養,是人的本能,也為我們帶來需要的營養與熱量,同時也感受到安全感與幸福感。然而有些人在高壓力、高情緒強度下,一旦心情不佳,就選擇攝取高熱量食物,以短暫撫慰自己的身心。
       
      有許多研究發現,攝取高糖、高油的食物,將刺激腦內產生類似嗎啡的效果,使人感受到愉悅。不過這樣的舒暢感僅是短暫的快感,且可能會影響原本自主性腦內啡,造成腦內啡調節的混亂。若長期在高情緒強度下,透過進食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依靠食物讓自己感受到快樂,很可能是「情緒性進食」的現象。
     
      「情緒性進食」與一般的飲食有什麼不同呢?一般的飲食是源於生理的饑餓,而情緒性進食是因饑餓以外的原因產生食欲,例如在憂鬱、焦慮、沮喪、無助、挫敗、對自己不滿意、煩躁、羞愧…等情緒的刺激下,產生了難以抑制的想吃東西的衝動。當食物成了情感需求的工具,而非為了滿足生理的需要,則很可能是「情緒性進食」。一開始可能源於腦疲乏及過度的情緒負荷,難以等待且難以停止地渴望進食,無意識地透過某些特定食物,例如高熱量、高油、高甜的食物,來讓自己感到好過些,獲得短暫的安慰,但通常在進食後易引發罪惡感,可能使得情緒感受更糟、更難以面對自己,且難以停止情緒不佳及飲食失調的惡性循環。
       
      情緒性進食不僅造成身體的負擔,更影響心理健康,且無法達到真正的情緒調適。若想要減少情緒性進食,筆者整理下列的幾個方式作為參考:(一)首先需要順應身體的感受及知覺,了解自己的身體,傾聽身體帶來的訊息。想衝動進食時,用心辨別是生理的進食需求,還是因情緒影響而感覺需要進食。分辨是「需要」還是「想要」,當我們有所覺察時,將更能幫助自己,選擇適當的行為反應。(二)其次則需要進一步探索自己的情緒狀態,覺察及接納自己的情緒感受,學習與情緒相處,進行情緒管理。(三)了解情緒的狀態後,需要積極尋找資源,並建立起除了進食以外的情緒因應方式,例如運動、找信任的人談談、從事藝術創作、讓身心獲得足夠的休息…等,調適情緒,解決帶來心理威脅的困境。(四)學習接納自己。情緒性進食有可能是自我厭惡下的行為方式。當我們能接納真實的自己,發展對自己的寬容與體諒時,會以更適當的方式,照顧自己的身心。(五)正念飲食。專注在飲食的當下,放慢進食速度,對自己的進食行為保持專注,有意識地覺察自己吃入的食物,細細品味食物的味道、透過咀嚼感受食物的口感,不分心也不狼吞虎嚥。(六)培養進食好習慣。給自己好好吃飯的時間,傾聽身體的需要,選擇帶來營養與活力的健康食物,例如以蔬果代替高油高甜的食物、養成規律的進食等。
     
      現代人生活在忙碌又高壓的環境中,要維持身心的健康與平衡,相當不容易。若我們能覺察自己的生活習慣,培養照顧自我身心的方式,減少情緒性進食,則能開始展開更健康的生活。
     
      【參考資料】
     

      林雅恩(2017)。康健雜誌。網路文章。
       
      壹心理(2018)。網路文章。
       
  按鈕 發  行 人:楊能舒
  按鈕 主任委員:李傳房  
  按鈕 出  版  者: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按鈕 總  編  輯:吳博凱
  按鈕 聯繫我們:aax@yuntech.edu.tw   按鈕 執行編輯:蔡淑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