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情”關難過~情緒面向之反思
|
|
|
|
【雲林科技大學諮商心理師 杜育真老師】 |
|
|
|
|
|
|
|
最近的新聞讓人憂心忡忡,這個社會到底怎麼了?這些讓人擔憂傷人傷己不斷的社會新聞,引發大家不斷探討強調情感教育、人際關係與衝突處理,以及性別教育等面向之重要性,也讓我思考著這個"情”關難過,除了”情感”之外,”情緒”更是根源。藉此機會,想與大家一起分享及思考有關情緒,這攸關生存的重大要事! |
|
|
|
|
|
|
|
情緒,看不到摸不著,但伴隨我們左右,我們會生氣、悲傷、快樂、恐懼、憂鬱、驚訝,都是很正常的。因為情緒提醒著我們許多重要的訊息,告訴我們可能正身處危險、界限被侵犯,或是失去所在乎的。所以,學習”讀情術”一事,便顯得格外的重要,因為有能力看到躲在情緒背後,才是我們真正的需求所在。例如:分手時的憤怒情緒,往往是被拒絕後感到受傷失望,而內心深處是渴望能留住關係留住對方。唯有在稍作靜心覺察片刻中情緒背後的需求渴望,才有機會嘗試說出自我內在需求與妥當處理問題,避免彼此在衝突中加溫了表層憤怒情緒,因失控造成傷亡的遺憾局面。 |
|
|
|
|
|
|
|
而我們平時提到的正負向情緒,其實並沒有好壞之分,因為每一種情緒都很重要、有它的存在功能 (還記得電影”腦筋急轉彎”的故事情節嗎?),究竟我們要如何學習與情緒相處的能力呢?高曼(Goleman)在其所著的專書中,定義EQ包括五種主要層面的能力:認識自己的情緒、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緒、自我激勵、認知他人的情緒以及人際關係的管理。其中,認識自我的情緒即是首要的功課,唯有透過對自己情緒的覺察和瞭解,自我內心許多潛在問題才能獲得適當處理,也才能幫助我們做出適當的行為反應。 |
|
|
|
|
|
|
|
在諮商室中常聽到學生成長以來不被允許有負向情緒(例如:不能生氣,不能難過…),所以不知道如何面對自我的負向情緒,習慣壓抑或逃避,以為沒有負向情緒就好…但,這些是真的嗎?人的情緒是很真實的,不論是傷心或生氣,都是反映出我們當下真實的身心狀態。如果我們逃離了這些真實的感受,我們也同時失去接觸真實自我,乃至於遠離了真正的愛自己或療癒自我的機會。所以,有負向情緒不是問題,問題通常是表達情緒的方式,及後續會造成什麼需承擔的後果啊!(例如:可以有生氣情緒,但不能傷害自己或他人的行為。) |
|
|
|
|
|
|
|
又或,陪伴個案的過程中,常發現個案不敢表達自己的負向情緒,擔心說出來會讓周遭的親朋好友承受不住,所以總是習慣壓抑自己的情緒,對人總是報喜不報憂,即使是在諮商室中也會擔心心理師是否負擔太重…,這時的我會回應個案:你總是習慣承擔習慣壓抑,以為這樣最別人比較好,但卻忘了自己的情緒也是在警訊提醒你自我需求/情緒需好好照顧的重要性~在諮商室中,你不用擔心心理師會承受不住,因為,心理師我有練過…這時,個案的莞爾一笑,開放了自己與勇敢地貼近了自我難以面對或接觸的情緒阿。個案擔心造成他人的負擔,事實的真相是,人與人是互相的,你願意承接他人的心事,你的重要他人也希望可以跟你分擔一些你的壓力心事阿。 |
|
|
|
|
|
|
|
撰寫本文的同時,偶然機會看到陳永儀教授在”沒有「負面能量」是好事嗎?需要重新認識的「情緒反應」”TED的演講中提到:在台北監獄中,服刑的性侵監獄犯,他們的情緒控制能力,比我們的大學生要好得很多…?聽完此段話,著實令我震驚,進一步了解,原來陳教授指的是:受刑犯在於情緒的辨識(我在生氣)與調控情緒(罵人或打人)的能力都很直接,而以同樣的問題來問大學生:「你有什麼感覺?你如何調適自己的情緒?」,通常得到的答案多是"不知道”,或許,這也值得我們再思考的是:此”不知道”是真的搞不清楚?還是不被允許說出來?還是不知如何說?抑或擔心說出來不被接納或被理解? |
|
|
|
|
|
|
|
長期下來,當你習慣去逃避、忽略、或壓抑負向情緒時,問題並不會不見,它可能累積的更嚴重了,而不經意地就爆發了。陳教授也表示負面情緒在生存演化中是不會被淘汰掉的,既然我們沒有選擇,是否能嘗試用一種不一樣的角度來看它呢?其實它沒有這麼可怕,或許有時很強烈,但持久性不高,情緒,不持久,這是情緒的本質,沒有永遠的快樂也沒有永遠的悲傷,其實情緒的存在,可以讓我們生活中一些美好的事情變得更鮮明。 |
|
|
|
|
|
|
|
看到陳教授的TED演講,我真的感到超有共時性阿,也趕緊與大家分享彼此共同勉勵與學習成長!期待透過”讀情術”的學習,練習情緒透視能力,先從覺察與辨識自我的情緒狀態開始,進一步以合宜的表達方式,為我們的內在需求努力,創造出內外一致&自在舒坦的人我關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