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5日 第452期
首頁│ 學術交流│ 產學合作│ 諮輔專欄│ 藝術中心畫題│ 雲聲文苑│ 專題報導│
 
  圓點  愛上露營
      【雲林科技大學兼任諮商心理師 莊欣蓉老師】
       
      台灣的流行風潮總是來得快去得快,只要媒體一報導,大夥就盲目跟隨,彷彿「有跟上」就是一種時尚。成為父母有了孩子後,假日的休閒已不再是個人為主,而是以全家人的需求為考量。看著周遭的友人紛紛加入露營一族,每每被他們的PO文所吸引,觀望一陣子後,我也在三年多前踏入這條不歸路。是說,也沒這麼誇張啦!就只是愛上了這種不太輕鬆的假日活動。想想,確實是不輕鬆。事前事後的準備善後工作可不少,就是一種粍體力會讓自己很累的活動。如果你也是露營一族,我想你會懂的。出發第一天先把家當搬上車,到了營區後卸裝備,佈置好這天要睡的家。通常這樣一來,就已花去好幾個小時。休息片刻後,再來就是準備伙食。很多朋友都開玩笑說,露營的餐點遠比平常豐盛。事實也是如此,各家出個二樣菜,擺滿桌的盛況,可不輸給圍爐的年夜飯呢!一般露營都是二天一夜的行程,睡了一晚後,隔天吃完早餐,就準備撤了。所謂「撤」,就是把所有的東西再全部搬上車,一樣是塞滿滿的回家。
       
      看完這樣的流程後,你會想要加入露營行列嗎?不清楚內情的人,肯定會被嚇跑的。如果只是這樣也太無趣了。雖然既定的程序就是這樣,而真實的狀況也是如此。在我觀望的那段時間,因身旁友人不斷鼓吹,說著露營迷人之處。我承認,初始的想法是覺得何必這麼累呢!放假不就是要休息嗎?直到我鼓起勇氣有了第一露,才發現露營好玩的地方。也慢慢明白那些露營前輩所說的,理解了為何有人會願意這樣搬來搬去,像是蜜蜂忙個不停的放假模式。如果來票選露營最期待的時光,可能就是孩子睡了大人聊天的時候了。平常各忙各的友人,可以坐下來,沒有時間限制,隨心所慾的談天說笑,真的很放鬆啊!或許就是一種人與人的靠近,在沒有水泥牆的分隔下,不僅大人有機會近距離的說話;孩子也可以自行隨意的到各個帳篷串門子,甚至在整個營區遊戲冒險。在大自然的環境下,小孩發揮創意,一根樹枝、一顆石頭,他們就能玩上大半天。而且,現在營區的設施好完備,標榜適合親子露營的場地,都會有一些吸引大人小孩的地方。像是:沙坑、滑草、滑船、爬樹。除了硬體設備外,還有很多可自行選擇參與的活動,像是導覽、DIY活動、泡泡趴…等。很用心的替父母著想呢!小孩只有玩到不想回家,從沒有遇過喊無聊不想去的。除了露營場地有很多選擇外,配合節慶,像是萬聖節、聖誕節,還有主題性活動可參加。可說是豐富多元化啊!
       
      在自然的環境下,心變得寬廣,你我的界線變得開放,當然就可以天南地北的聊。現代人講求隱私,在過多的防備之下,很難有不受拘束的互動。在露營區內,每個人都變得親近,很自然的就能說上話。孩子更不用說,超容易就結交到朋友。這篇文章不是露營的業配文,單純是自己對露營的想法。很多時候,我也好奇著自己從抗拒到接受,到想要介紹給家人朋友的心路轉折。當然還有心理師的通病,想要理解這其中的故事。休閒活動的方式,依照美國學者凱利(Kelley)的分類:(1)無目的的休閒,心理上感覺輕鬆和自由,沒有義務和責任;是解放,也是純然忘懷的享受。(2)補償性、恢復性的休閒,在工作中失落的,透過休閒來滿足。就像是工作中無法獲得成就感,放假時去擔任志工,找到生命的意義和價值,或是從事喜歡的運動,在球場上展現自己的活力。(3)人際式、感情式的休閒,為了維繫家人、朋友、同事間的情感,所積極從事的活動,是一種社交式的休閒。(4)角色義務式的休閒,這種休閒是責任的延伸,但也期望達到感情聯繫的目的。就像是放假去探望親人,參加員工旅遊…等。依照上述的分類,你通常都選擇哪種休閒方式呢!無論是哪一種,就我自己而言,能同時滿足全家人的需求是首要條件,所以露營是現階段的優選。
       
       
  按鈕 發  行 人:楊能舒
  按鈕 主任委員:李傳房  
  按鈕 出  版  者: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按鈕 總  編  輯:楊智傑
  按鈕 聯繫我們:aax@yuntech.edu.tw   按鈕 執行編輯:蔡淑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