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從不倫戀談關係界限 |
|
|
|
【作者為諮商輔導中心兼任心理師 陳雅婷師】 |
|
|
|
|
|
|
|
一、前言 |
|
|
|
| | |
|
今年2月中,發生震驚各界的體育大學諮商心理師遭學生殺害的殺人案件,搜尋不少新聞媒體,報導皆走向兩人是不倫關係,加上有金錢上的往來,擔心戀情曝光才痛下殺手…等等,聳動標題之下,不知道的真實細節太多,但閱聽人似乎對重要的關鍵字比較敏感:師生、金援、名教練之子。筆者上網搜尋不少新聞,只有一家客觀陳述,不帶任何預設立場的看待這個案件,但卻有上百條的報導都是以部分訊息作偏頗報導。不過,在此要談的,不是學習如何篩選新聞的客觀或是探究案件的真實性,而是從這個案件,重新省思身為助人者、教職人員,該如何與學生保持適切的互動關係。
| |
|
|
|
|
|
|
二、關係界限的拿捏 |
|
|
|
|
|
|
|
這樣的新聞之所以造成大眾輿論,來自於是師生關係,一個上對下的階級關係,從打分數到年齡的議題,教師在社會價值中有著高道德標準,也被期待是理智、懂分寸與掌控性高的角色,但除了教育界,法律界如屏東邵姓律師以性交易底訴訟費用;醫界中醫生與病人發生婚外情等新聞事件也是屢見不顯。就外人眼光來看,這些職業便是藉著供(專業)需(求助)關係的親近性,達到個人私慾的滿足,才會引發專業倫理道德的強力抨擊,而從人性面來看,人本來就有人際親近的需求,只是學生、病人、求助諮詢者往往是在身心低迷與脆弱的狀態下尋求幫助,權力位置就會出現,當高權力者無法掌握住關係的界限,而允許甚至是要求關係更進一步,低權者有時是被壓迫者,無力說不。但另一種情況是─日久生情,也就是兩人關係因為長時間的接觸,而產生了雙重關係,意即除了師生關係、醫病關係外,還有其他的關係存在。在心理諮商的專業倫理中十分強調避免雙重關係,例如:不為親屬、朋友進行心理諮商,因無法客觀地看待對方的心理狀態與問題,以避免影響求助者的福祉與助益。醫療關係與法律間的關係也必然有這樣的專業要求。 |
|
|
|
|
|
|
|
不過,何以人會失去“理智”,讓自己陷入明知不可為而為的困境中呢?這在心理學中有個解釋叫移情與反移情。簡單言之,移情是指:求助者將個人內在的情緒、情感轉移到助人者身上;反移情則是指:助人者將內在的情緒、情感轉移到求助者身上。心理諮商的部分派別的確會運用這個人性的運作進行諮商介入,但前提是,助人者比求助者清楚這個人性機制,懂得覺察與辨識後,不讓這樣的狀態影響專業工作。如果,身為專業人員、教職人員都清楚知道,自己的工作規範與倫理道德的價值管束,那關係界限的拿捏就得靠自己把關,如何覺察自身內在情感動向的轉變呢?如何拿捏關係的遠近才是健康且有幫助的呢?如何互動才不會勾起學生對行為舉動的誤解? |
|
|
|
|
|
|
|
1.反思:自己是什麼樣類型的師者?熱心與奉獻型、公私分明型?有些老師願意付出很多心力關心學生,除了課堂上學習的關心外,也關心生活作息、交朋友等全方位的關切。而有些老師是,上課之餘,其他時間不允許學生打擾,您也不會多花時間關心學生其他層面的狀態?這些反思的問題沒有好或不好,而是更了解自己如何界定工作跟私領域之間的關係,您怎麼定位工作中該做的範圍?這些工作價值就會形塑師生之間關係的遠近與樣貌。 | |
|
|
|
|
|
|
2.辨識:教學過程中,自己傾向喜歡那一類的學生?討厭那一類的學生?有沒有偏心與不平衡的情形出現呢?平心而論,人本來就會好惡分明,喜歡靠近美好事物,避開厭惡的事物,跟人的關係也是如此,這部分無法高標準要求助人者一定是公平,不能有好惡之心,但,能夠問自己這些問題,就是在內在開始啟動覺察力,因為,關係較親近的學生就有可能會允許他們踩過工作的界限,包含:給手機電話、給LINE或臉書帳號、給住家地址,或是允許其他時間有更多的見面等等,思考為何想給這些私領域訊息?目的是什麼?內在是否已經覺得不妥?關係是否超過自身可以負荷與掌控的狀況?這些都必須比求助者/學生更早一步思考到的問題。 |
|
|
|
|
|
|
|
3. 主控:這個做法的前提是,身為高權位者不濫用權位,想在關係中保有健康互動的狀態,而非惡意操弄關係者,因主控便是將自己在高權位本來就賦予的權力再拿回主導權,就算關係不小心有點踩過界限了,在失控之前,善用權力,做好關係遠近的拿捏取捨,如果學生時常在非課堂時間找您,或是時常運用社交軟體傳訊息,影響到您的私領域時間與生活,就可以拿出主控權,要求減少與不再騷擾。當自己對學生有太過明顯的私心或是付出太多時間精力在某些學生身上,也把主控權拿回來,重新審視自己的狀態,以理智而非情緒處理關係,不讓自己陷入危機困境中。 |
|
|
|
|
|
|
|
三、結語 |
|
|
|
|
|
|
|
身為教師、心理師或是醫師,內在本身就會帶著善心與慈悲在工作中,而究竟要做到多少,付出多少,也時常需要進行內在反思與警覺,重要的是,得思考學生/求助者的利益與福祉,關係的遠與近的拿捏對他們是否有幫助?近一點會更好嗎?還是遠一點比較好?都需要不斷衡量與取捨,在專業規範的要求下自有明確的標準要遵守,而自己內在的那把尺,更應該隨時檢視,如果發現自己陷入困頓中,也該懂得尋求同儕或是專業的協助,讓自己可以在工作崗位上行走得更怡然自得。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