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5日第609期
首頁│ 最新消息│ 諮輔專欄│ 單位簡訊│
 
  圓點  學習陪伴自己,是一生最重要的投資
      【諮商輔導中心 馬冠礼兼任諮商心理師】
     

聽著張棟樑的歌曲<< 當你孤單你會想起誰 >>,他唱著:
「你的心情總在飛,什麼事都想去追,想抓住一點安慰。
你總是喜歡在人群中徘徊,你最害怕孤單的滋味。
你的心那麼脆,一碰就會碎,經不起一點風吹。
你的身邊總是要許多人陪,你最害怕每天的天黑。」

我聯想起許多學生們相似的痛苦吶喊,他們泣訴:「老師,我真的好害怕一個人!我真的好需要有人陪著我!我真的不知道該如何面對孤單……」。

一個人的寂寞,化成一股波濤洶湧的焦躁能量壟罩著你我。那巨大的匱乏感,讓我們像無頭蒼蠅一般亂飛亂竄,焦急著要去做些甚麼以填補內在空虛。於是你手機不離身、吃下過多食物、日夜顛倒瘋狂追劇打電動、流連於購物、呼朋引伴狂歡……試圖藉由各種快感掩蓋過寂寞的痛感。

首先,我們來談談把注意力由外轉向內=將主控權收回自己身上的重要性
如同歌詞所言,「但是天總會黑,人總要離別,誰也不能永遠陪誰。…孤單的滋味,誰都要面對…」。人生的道路上,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全年無休的全天候24小時常伴在你的身邊。無論多少親友從旁支持陪伴我們,許多事情無法假手他人終究要我們自己去面對去承擔。

「當你孤單你會想起誰 你想不想找個人來陪」。身為群居的生物,我們自然都渴望有人陪伴,但其實那個人不一定非得是別人,也可以是「自己」,因為只有你自己會永遠在你身邊。

接著來探討安全感的由來
但你說:「道理我都知道啊,但我就是做不到啊!我就是受不了寂寞啊!」
孩子,不會知道如何獨處,真的不是你的錯!

因為安全感來自童年時我們一次又一次與照顧者互動的相處經驗中累積而來。也就是說,我們生命早期被照顧的品質,導致現在的我們是否能有足夠的安全感。

或許我們沒有足夠被疼愛被理解的正面經驗,但我們可以從現在開始學習愛自己。因為安全感是練習來的。所以你可以透過一次次的覺察接觸理解情緒,一次次的自我對話,幫助自己累積你的安全感。

那究竟如何才能幫助建立安全感? 你可以先從以下兩個簡單步驟開始練習:

一、看見並承認自己的內在情緒黑洞
練習天天檢視內心感受。你可以刻意讓自己從習慣採取的轉移注意力行動中暫停下來,將注意力從外拉回內在,坦誠面對自己的所有負面情緒。如,先刻意暫停滑手機,再深呼吸幾口氣,接著問自己:「此時此刻我有什麼感覺?」面對這些情緒,你不批評,更不必改變,就只需純粹地辨識出自己當下的感受。

二、扮演夠好的大人擁抱自己的內在小孩
接著嘗試扮演我們一直以來渴望的理想大人(你可以先從模仿生命中疼愛你或是你欣賞的溫暖大人開始),練習停下責備,用包容理解的態度開始與自己對話。嘗試給自己安撫陪伴支持,接著問問處於負面情緒中的自己:「我可以為你做些甚麼!」

在我們每一次陷入「孤單、寂寞、冷」的emo風暴時,練習一次又一次當那個扶著自己站起來、溫暖又穩定的好大人。你就是在練習做自己最好的陪伴者。

【參考書目】:
吳姵瑩(2017)。做自己最好的陪伴。台北:遠流。

       
       
     
  按鈕 發  行 人:張傳育
  按鈕 主任委員:張祥傑  
  按鈕 出  版  者: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按鈕 總  編  輯:陳詩捷
  按鈕 聯繫我們:aax@yuntech.edu.tw   按鈕 執行編輯:林家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