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1日第592期
首頁│ 最新消息│ 交流園地│ 產學合作│ 諮輔專欄│ 單位簡訊│
 
  圓點  脫離「完美主義」的苦海
      【諮商輔導中心兼任心理師 蘇倫慧諮商心理師】
     

「我總是覺得自己做的還不夠好」
「我總是忍不住去在意別人對我的看法」
「我幾乎無法忍受自己做錯或不夠完美」
「我常常為了想要做得更完整更好,反而做不出來,一直拖到最後才做」

是否這些聲音對你來說,是不陌生的?有時會苦於無法忍受那個表現不夠好的自己,然後嚴格批評自己的過錯或失誤,因而造成心理上很大的壓力。這是完美主義者適應不良時常出現的情形,完美主義是一種對事情要求盡善盡美的思考型態與處事風格。心理學家常將完美主義分為兩種:適應良好以及適應不良。適應良好的完美主義者面對人生與處理事情時,比較不會為了迎合或獲得他人的認同而要求百分百的完美。相對的,適應不良的完美主義者常常懷疑自己的表現,無法自我肯定,也常常過於擔心表現不夠好而焦慮不安。有時也會引發「身心症狀」,例如偏頭痛、慢性腸胃炎、喘不過氣來等等,嚴重的也可能引發憂鬱症、強迫症、焦慮症、飲食疾患,或自傷和自殺行為。

追求完美是一種動力,需要學習肯定過程,接納結果。個體在成長與發展中,若是過度追求完美,會陷入不斷自我批判的惡性循環,忽略生活中的樂趣和自我滿足,對生活品質和關係造成負面影響。在追求完美的過程中,所產生的焦慮或不滿意自己的挫敗情緒,都是正常的。當在這樣負面情緒與嚴苛的自我批判時,是停下來想想,哪些是適合自己的,去看看哪裡自己已經做得不錯的;而不是只看到自己沒有做好的部分。想想是否設定了過高與不合理的目標,當沒達到這不合理的目標時,開始否定自己,認為自己失敗、沒價值,完全忽略了在過程中自己的學習,自己的進步,過度的認同結果。

學習與自己的完美主義共處,重新調整對完美的定義,接納不完美的狀態,找回自我的價值與肯定已經做到的。每個人都是獨特的,沒有一個人是一樣的,真實比完美更好Real is better than perfect。在自己的完美與不完美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樣子,接受自己不完美的自己,活出真實的自己。學習去發現自己已經做得很好的一面,當又再陷入極端負面情緒時,適時地善待自己,做一些緩和情緒會自己好一些的事情,或找學校的諮商心理師談談,讓自己脫離這漩渦,遠離這苦海。

       
       
     
  按鈕 發  行 人:楊能舒
  按鈕 主任委員:李傳房  
  按鈕 出  版  者: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按鈕 總  編  輯:詹敦學
  按鈕 聯繫我們:aax@yuntech.edu.tw   按鈕 執行編輯:林家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