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01日第579期
首頁│ 最新消息│ 學術交流│ 諮輔專欄│ 單位簡訊│
 
  圓點  我們只是朋友
      【諮商輔導中心 資源教室輔導老師 林子瑜】
     

你是否曾經遇過一個他/她,他並不承認兩人間的關係,說你們只是朋友,卻什麼都可以做、什麼都做了,你們像情侶一樣牽著手逛街,吃著同一個甜筒,外出旅遊睡同一張床、蓋同一件棉被,每天早晚的問候和電話不曾間斷過。正當你覺得兩人彼此相愛著,好似可以進一步確認關係時,卻得到「我們不是朋友嗎?」這種讓人錯愕的回應。

       
     

「對不起,我無法和你在一起」

「我喜歡你,但我沒辦法和你在一起」,這是一句多麼讓人心碎的話,卻也道出承諾恐懼症者的狀態,已經超越朋友的界線,卻又無法承諾兩人間的關係。

在當今社會,人們對於親密關係的恐懼愈發明顯,特別是當關係已超越友誼,但又戀人未滿時,這種狀態常常模糊了情感的界線,讓人感到無所適從。

對於人們來說,友誼是一種自由和輕鬆的關係,沒有太多責任和壓力,也不需要經歷感情上的承諾或期待,不用害怕失望、承擔傷害。所以當關係超越友誼進入更親密的領域時,便會開始感到不安和恐懼,這種恐懼讓人傾向於把關係限定在‘僅僅是朋友’的程度,而不願意承擔更深層次的承諾,即便兩人間的互動早已超越了友誼。

     
     

「我們只是朋友-對承諾的恐懼」

承諾恐懼症者害怕做出長久穩定的承諾,這種恐懼不僅是出現於愛情關係中,也可能及於朋友、家人、工作等領域,難以承諾、難以交心、難以穩定,這是對承諾所帶來的責任和不確定性的恐懼。這種恐懼使人們在關係中保持一定的距離以自我保護,即便在感情上有所投入,也會避免做出明確的承諾。

「我們只是朋友」成為承諾恐懼症者內心的一種保護機制,這句話既是對他人的提醒,也是一種警告,他們害怕承諾後會失去自由,害怕自己無法承擔愛情裡的情感負擔,害怕最終無法滿足對方的期待。

因此,即使與他人建立了親密的關係,承諾恐懼症者也會避免使用「愛」這個詞,而更傾向於保持模糊和含糊的表達,避免給自己和他人帶來過多的期望和負擔。他們可能會選擇在關係中保持一定的距離,或時刻提醒對方關係的不確定性,以減少自己的責任和不安全感。

       
     

「瀟灑的行為,脆弱的心」

伴侶一個換過一個,沒有名份的關係一段又一段,你以為他是愛情高手,然而這些對感情看似瀟灑的人,內心多隱藏著很深的恐懼,瀟灑或許是一種對脆弱的保護,用來掩飾內心真實的自己,其實很害怕受傷、其實很不安。

承諾恐懼症者在關係裡可能經歷著持續的焦慮與掙扎,他們也渴望一段美好的關係,渴望得到愛、渴望與人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樂,然而他們害怕關係裡的壓力、害怕傷害、害怕結局無法預測所帶來的失望。這種內心的矛盾使人陷入困境之中,既渴望親密關係,但又恐懼與人建立過於親密的關係;雖然渴望承諾與穩定,又害怕會失去自由和受傷害。這些矛盾使承諾恐懼者的關係和內心都陷入難以擺脫的糾結和困境。

       
     

「豎立一道高牆-承諾恐懼者在關係裡常有的狀態」

1. 避免深入交談:聊天會避免涉及個人情感、情緒、價值觀等更深層次的話題,通常內容會是與自己無關的事,或是話題僅會停留在表層上。
2. 難以制定計劃:承諾恐懼症者在制定與他人有關的計畫上特別困難,尤其越親密的關係越困難,兩人間的大小行程和計畫他們通常處於被動狀態,當對方要確定計畫時便會引起他們的高度焦慮,以及得到模糊而不確定的答案。
3. 避免承諾:習慣性避免任何形式的承諾,無論是時間還是情感上的承諾,以確保自己的「自由」,而表達上總是語帶保留、模稜兩可。
4. 保持距離:會刻意保持與對方的身心距離,避免肢體接觸或親密動作,甚至聊天內容刻意對於關係的承諾或未來規劃避而不談。
5. 時常對關係抱持負面預期:他們認為關係終會走到盡頭,認為身邊的另一半終究會離開,因此對他人的愛感到卻步和懷疑,但卻認為自己在關係裡是永遠不變的那個。
6. 不斷強調友誼:在交往的過程中,不斷向對方強調彼此間的「朋友關係」,以確保自己不需要對這段關係負責,可以不用在關係中磨合、可以只享受關係裡的美好之處,可以保有隨時離開這段關係的自由。
       
     

「恐懼的成因」

承諾恐懼症通常是許多因素匯集而成的結果,可能源自早年的家庭環境和成長經歷,也可能與個人性格和情感需求有關。
1. 家庭因素:經歷父母的離婚、家暴、爭吵等不良關係,或是家庭中缺乏情感支持和回應,缺少給予孩子的關注和認可,或是進行過度控制,導致孩子缺乏安全感、自信和獨立性,進而造成對於承諾及親密關係的恐懼和不安。
2. 過往感情經驗:當一個人在愛情裡經歷了極大的痛苦和失望,尤其是遭遇到背叛、欺騙、暴力、毫無理由的突然離去,憤怒、錯愕、心碎的感覺蔓延整個世界,產生久久揮之不去的創傷。以及當投入了大量的感情和時間,卻以失敗告終,都將可能對於再次投入關係感到深深的恐懼,擔心重複之前的痛苦經歷,害怕再次受傷和失望,而選擇避免投入感情與進入下一段關係。
3. 人格特質:承諾恐懼者可能具有較高焦慮傾向,對於不確定性和變化容易感到不安,對於情感體驗更為敏感,易受到情感挫折影響,擔心承諾帶來不可預測的後果,所以可能具有較強的自我保護意識,迴避對他人的依賴以及避免建立過於親密的關係。
       
     

「當你愛上承諾恐懼症者時」

和承諾恐懼症者交往是相當具有情感挑戰的,通常會出現你追我逃的情形,關係中充滿糾結甚至心碎,你不懂為什麼喜歡卻無法成為伴侶,不懂為什麼可以牽手親吻卻不能給一個名份,而且你越想確定關係他逃得越快越遠。

如果你愛上了承諾恐懼者,首先最重要的是理解和接受他們的情感狀態,了解他們的恐懼根源為何,這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和心理成本,尊重他們的感受,不要強迫他們做出無法接受的承諾,並且降低對於這段關係的期待以避免彼此的壓力和傷害。

其次,嘗試與他們坦誠的交談,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期望,並聆聽他們的想法和需求,透過這樣的對話來建立信任感,以及緩解兩人間的誤解與不安。

第三,給予他們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來處理內心的情感和恐懼是非常重要的,不要逼迫他們做出承諾或試圖改變他們的想法,而是尊重他們的感受和選擇,並且給予支持和理解。

簡而言之,當愛上承諾恐懼症者時,理解、溝通、尊重、支持是很重要的,建立良好的溝通方式和信任感,尊重對方的感受和選擇,以及給予足夠的時間空間,可以幫助彼此面對情感挑戰,進而建立更健康、穩固的關係。

       
     

「好好說再見-關係斷捨離」

承諾恐懼症者不太可能在短時間扭轉內心或淺或深的恐懼,如果你們之間的關係已糾結許久,你已心力交瘁、遍體鱗傷,或許是時候該考慮「好好說再見」。

是時候該放下那個不可能愛你的人,你很清楚他不會愛你,只是你一直退讓、一直為他找藉口,持續的付出、給他空間和安全感,並說服自己也許有一天他會改變。於是選擇不將這個謊言戳破,這段關係至少還可以苟延殘喘下去。但你要知道,當投入的時間越多,情感越深、期待越大,以後失去的痛苦便會越沈重,從傷害裡復原的時間會越久。

話雖如此,要告別這段與承諾恐懼症者的關係卻往往是個充滿挑戰的過程,我們可能會感受到深深的窒息和心痛,因為曾經投入了許多情感和努力,但最終卻無法克服彼此之間的障礙。離開一個承諾恐懼症者,意味著我們需要學會釋懷和放下,並且重新尋找屬於自己的幸福。

       
     

「沒有開始,就沒有結束」:如果你有承諾恐懼症

「沒有開始,就沒有結束」、「沒有期待,就沒有傷害」、「時間一久,人終究會變,他終會離開」,這是承諾恐懼者的心聲,他們曾在愛裡習得無助,歷經一次次的等待和失望,因此不再努力、不再相信,無數的淚水換來日後對承諾及關係的恐懼。

克服對於承諾的恐懼需要有意識的進行,尤其是當這份恐懼已經對自己或他人產生較嚴重的影響時,或許需要花很長一段時間,或許克服的過程感到痛苦,然而這段過程可以幫助我們減輕恐懼並在未來得到更多的幸福感。

如果你有承諾恐懼,也許可以作出以下的嘗試:
1. 覺察你的不安:覺察自己的感受和情緒,不要否認或避開內心的恐懼,它們需要你小心的呵護,當理解了恐懼的根源並勇敢的面對,才能逐漸克服它。
2. 接納不完美:人是心思複雜的動物,想法隨時都在改變,練習理解、接納每個人每件事的變化和不完美的地方,當遇到挑戰時,能夠幫助你化解內心因為害怕受傷而引起的強烈恐懼。
3. 了解你的行為模式:為了避免恐懼的產生而建立一道防禦機制,可能是別人一靠近就逃跑、可能是不信任任何人等等,有意識的覺察自己的行為模式後,可以嘗試讓自己逐步暴露於承諾的情境中,增加對承諾的適應和接受,慢慢增強對承諾的信心。
4. 擁抱過去的傷痛:正視過往經驗對現在的影響,知道恐懼的根源,才能陪伴自己一步步走出陰霾,重拾信任和自我安全感。

       
     

「寫給曾在愛裡好受傷的你」

親愛的你,我知道你曾經在愛裡受到傷害,經歷過深深的痛苦和失望。你曾經全心全意地投入愛情,最終卻得到了心碎和痛苦。在獨自落淚的日子裡,你可能感覺到絕望和無助,不知道該如何繼續前行。

但是,我想告訴你,你並不孤單。每個人都曾在愛裡受傷、都曾經歷過心碎和痛苦,這是人生的一部分,是我們成長和學習的過程,儘管痛苦難過,但也請相信,這段經歷會讓你變得更加堅強和成熟。

雖然痛苦,也請不要忘記愛自己,你值得被愛,你值得得到幸福。不要讓一段失敗的愛情阻礙了你尋找真正的幸福,不要擁抱著過往帶給你的傷害而忘了擁抱自己。

同時,也請不要封閉你的心。儘管曾經受傷,但這並不意味著你不能再次相信愛情,也許現在還不是時候,但當你準備好了,愛就會再次降臨在你身邊。

親愛的你,請你一定要相信自己能夠走出陰霾、克服恐懼,再次擁抱幸福。

     
  按鈕 發  行 人:楊能舒
  按鈕 主任委員:李傳房  
  按鈕 出  版  者: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按鈕 總  編  輯:陳逸君
  按鈕 聯繫我們:aax@yuntech.edu.tw   按鈕 執行編輯:林家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