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拖延不是病,拖起來要人命 |
|
|
|
【本校諮商輔導中心專任諮商心理師 張鈞弼】 |
|
|
|
「周六吃完早餐,小恩計畫著動工期末報告,當小恩打開電腦,便感到些微緊張、無法集中注意力。小恩心想,不如先看一下youtube讓自己放鬆。於是小恩開始瀏覽影片,除了平常訂閱的內容,自動撥放和推薦影片讓小恩不小心多看了幾部,當小恩下定決心要開始寫報告的時候,也差不多中午了。
|
|
|
|
|
|
|
|
小恩想著吃飽才有力氣工作,便決定先吃午餐,但餐後隨即感到有些昏昏欲睡,本來預計躺著休息一下就好,醒來卻已經下午3點。小恩感到有些自責,但也覺得還有很多時間,稍微寫了報告架構,卻因為瞄到手機跳出朋友限動,又花了些時間逛IG和回覆訊息。
| |
|
|
|
|
|
|
傍晚時分,小恩開始想晚餐要吃什麼,今天都乖乖在家寫報告了,應該可以吃好一點吧!待小恩吃完豐盛的晚餐,他意識到今天也過了大半,而報告的進度卻嚴重落後,且疲憊感也逐漸襲來,小恩感到自責又沮喪,同時暗暗下定決心,明天一定要記取教訓,不再讓拖延影響自己的報告進度。」
|
|
|
|
|
|
|
|
有拖延經驗的朋友,想必對小恩的情況並不陌生。拖延之後,往往會出現自我責備、感到沮喪等情形,並下定決心之後不再拖延(雖然多半一再發生)。而拖延之後結果如何呢?是拼死拼活在deadline前完成報告?又或者稍微超過時間勉強過關?甚至可能無法如期完成,直接遲交或缺交。說來可能些許諷刺,不論上述的結果如何,我們或多或少都靠著拖延得到了一些好處,換句話說,拖延行為實際上滿足了某些需求,我們才會有意無意地保留拖延行為,更甚者,在某些情況裡拖延帶來的好處可能還大於壞處呢!
|
|
|
|
|
|
|
|
一、為什麼會拖延? 據傳統精神分析理論的觀點,拖延無疑屬於一種防衛機轉(註1),透過拖延行為保護我們暫時免於更大的焦慮和壓力,換言之,滿足了我們維持安全、舒適的需求。不過,當我們長期有意無意地使用此防衛機轉,便可能陷入惡性循環,畢竟暫時逃避並不會真正解決壓力源,過度的拖延行為往往對我們的生活、工作及自我效能(註2)帶來負向的影響。 |
|
|
|
|
|
|
|
除了理解拖延是一種防衛機轉,拖延行為背後亦有不同的心理因素,透過覺察這些因素,或許能幫助我們正視拖延的真正原因,進而有機會有所調整,實際回應我們的真實需求。據學者Lenora M. Yuen(2013)之研究,拖延的心理因素可分為四種類型:
|
|
|
|
|
|
|
|
(一)害怕失敗 ◆此類的拖延者通常相信「自我價值=自身能力=自身表現」,一旦表現不如預期,便會否定自己的能力及價值。由於拖延行為可以合理化自己表現不佳,亦即「要不是時間不夠,我也可以做得很好」的心態,免除了面對自己表現不好時,對自身能力、價值產生懷疑的巨大壓力。
◆可嘗試的心態調整:自身表現的確可以是個人能力或價值的佐證,但不會全然代表個人是好是壞,我們可以接納自己有時候表現不好,而表現不好時,也絕不代表我們就是不糟糕的人。 |
|
|
|
|
|
|
|
(二)害怕成功 ◆此害怕成功的心理因素是較難察覺的,此類的拖延者深信成功會伴隨一些他們害怕的事情,可能是擔心成功後需要擔負起更多的責任或工作,抑或自信心較低而導致不相信自己能成功。他們藉由拖延限制自己的表現,避免表現好的同時,也緩解了對表現好所產生的害怕。
◆可嘗試的心態調整:如果因擔心承擔更多而拖延,長遠而言反而可能限制了自己的成長,帶來更多額外的負向結果。 |
|
|
|
|
|
|
|
(三)爭奪控制 ◆此類的拖延者藉由拖延的方式來擺脫他人的控制、獲得主導權。對他們來說,失去控制權遠比事情做不好來的可怕,他們不想照著他人訂立的規則走、不想按照期限完成工作、想藉由拖延發揮影響力─使事情停擺或控制他人,從而讓自己感覺到有權力、有價值的。
◆可嘗試的心態調整:透過拖延獲得控制感是較為被動且可能無效的,主動溝通或表達需求,更有機會直接滿足自身的控制感。 |
|
|
|
|
|
|
|
(四)人際上的害怕 ◆此類拖延者又分成兩種類型,一種是害怕親近,另一種是害怕疏離。害怕親近的人藉由拖延造成他人困擾,用以切斷與他人的關係;害怕疏離的人則藉由拖延表現一種需要幫助、無能為力的感覺,用以尋求關懷並維持關係。兩者雖然目的不同,但一樣的是透過拖延行為來調整人際關係的親疏遠近,將人際關係維持在自覺舒適的狀態。
◆可嘗試的心態調整:想維持人際關係中的舒適狀態是很正常的,不過用拖延行為這種較為間接地方式調整關係,反而容易衍伸人際困擾,直接溝通或許更能達成彼此對關係的期待。 |
|
|
|
|
|
|
|
二、面對拖延,還可以做哪些嘗試?
|
|
|
|
1.認識拖延的功能:正因為拖延具有功能,所以容易不經意地保留拖延行為,換言之,選擇拖延可能在某部分達成了我們的目的,而且是相對輕鬆的。因此,找出拖延的功能,我們才有機會用更健康的方法來取代拖延行為。 |
|
|
|
|
|
|
|
2.從拖延的功能找出深層的心理因素:「害怕失敗」、「害怕成功」、「爭奪控制」、「人際上的害怕」為拖延的四種心理因素,而各因素則可能蘊含著想被滿足的需求,嘗試辨認出哪些心理因素可能默默影響著自己,導致最後使用拖延行為作為心理上的防衛及保護。 |
|
|
|
|
|
|
|
3.覺察並處理心理因素中的焦慮與害怕:針對拖延的心理因素,嘗試覺察有無心理因素促發的焦慮或害怕,並思考可以如何調整,例如調整不合理的擔憂,又或者以其他方法滿足心理因素的需求等。由於此部分的影響因素較為複雜,除了對照上述的四種心理因素類型,我也會推薦找信任的朋友討論,有時候可以協助我們看到自己的盲點。當然,透過心理測驗、諮詢、諮商也是很好的探索方法哦! |
|
|
|
|
|
|
|
4.體認長期的拖延習慣亦需要長期的調整:拖延行為的塑造並非一朝一夕,更何況其中不乏好處與壞處「剪不斷,理還亂」的情形,要求自己迅速戒掉拖延其實是相當困難甚至容易帶來挫折的。你不妨在每次拖延行為產生與否時,試著比較與過去拖延狀態的不同,一點一滴累積不拖延的正向經驗。 |
|
|
|
|
|
|
|
5.保持正念:首先澄清,正念並非正向或正能量,正念的定義是「在此時此刻不帶評價地覺察」。當我們帶著正念的態度做事情時,比較容易專注於事情本身,清楚知道自己正在做什麼,而不受心理評價干擾。正念不僅僅是工作時使用,休息(或偷懶)的時候保持正念,也會獲得更好的調適效果,而非被罪惡感影響而無法真正放鬆。 |
|
|
|
|
|
|
|
拖延的確是常見又具有挑戰性的議題,好比牙痛一般,平常沒事,發作起來又令人苦惱。但透過深入瞭解拖延的功能及其心理因素,我們更有機會對拖延行為有所覺察,以相對合適的方式,滿足安全感、控制感及人際關係等需求,最終減低拖延行為,成為自己生活的主人!
| |
|
|
|
|
|
|
(註1)防衛機轉:人類潛意識使用的自我保護心理策略,有減輕焦慮、壓力並達到自我保護之功能。
(註2)自我效能:個人對自己可以做到某些事情或達成目標的相信程度。
|
|
|
|
|
|
|
|
參考資料
Burka, J. B., & Yuen, L. M. (2013) ‧拖延心理學(洪慧芳譯) ‧台北市:漫遊者(原著出版於2012)。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