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何肇喜老師與「場域活化設計」課程 |
|
|
|
地點:烏日高鐵站星巴克
採訪撰文:本校科法所碩二方濟龍 |
|
|
|
何肇喜老師與「場域活化設計」課程
|
|
|
|
|
|
|
|
何肇喜老師是本校創意生活學系退休教授,曾任該系系主任。何老師為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所建築與城鄉組博士與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博士,專業領域為空間設計、展示設計、建築法規、展覽設計、休閒設施、都市設計、建築及室內設計。何老師本身領有專業建築師執照,自己曾開設過「何肇喜建築師事務所」,卻選擇從公家單位基層打拼,熟稔土木、工務、建管等都發業務,亦曾出任台中市政府都市計畫發展局局長。此外他也曾在國立台中科技大學、國立嘉義大學、東海大學與逢甲大學兼課,堪稱產、官、學三棲的跨領域菁英人才。 |
|
|
|
|
|
|
|
一、「場域活化設計」課程內容
|
|
|
|
「場域活化設計」 |
|
|
|
課程 主要是希望透過理論與實務兼具的案例分析,讓同學瞭解場域活化空間再利用以及展示設計。何肇喜老師希望藉由該課程學習關於建築設系相關領域知識,例如建築與室內調查、增建、更新、設備、展示設計、構想、腳本、基本設計、詳細設計、場域活化企劃、法規分析、工程管理、風險管控等方法。課程中的案例包括生態農場的設計,與一些老舊房舍的更新。像是台中市第二市場的更新,從原本傳統的菜市場改制成現代化的菜市場;台中酒廠的更新工程,如何變成電影「海角七號」的取景地。 |
|
|
|
|
|
|
|
何肇喜老師以苗栗農業改良場為例,原先該場域是一個蜜蜂工坊,經過他與設計團隊的巧思下,將原本舊的倉庫改建成蜜蜂展示工坊。另外還有農業改良場裡面的農業館。他解釋道:「像是我們怎麼去種植植物、水果,它裡面的一些土壤怎麼去改良,包括戶外如何種植一些蜜蜂或蝴蝶想要吃的蜜源植物。」亦不乏新設建案─苗北藝文中心的工程;工藝館的學員宿舍;台南倒風內海故事館;台北中央研究院原住民的展示工程,展演前原住民文化與平埔族的文化。
|
|
|
|
何肇喜老師與課程內容 |
|
|
|
|
|
|
|
台糖位於台東牧野的渡假村,從原本台糖的舊宿舍改建成五星級飯店的格局,也是出自何老師的手筆。比較值得一提的是:台中市的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植物園,該館本身是一個巨大的溫室,裡面種植很多熱帶的植物,面積可達八百坪。何肇喜老師解釋如何用本土原生植物去做植栽,達到戶外的展示與科學教育。所以整個場域活化還包含了展示了工程、科學教育、物理化學等等一般自然科學的知識融會貫通於整個課程。課程內容中所挑選的範例,偏向於生態或舊建築再利用,裡面隱藏了許多要學習的知識與「Know How」,以及對生態環境保護的一種關心。最後則是講解展示與場域活化的相關法規說明與介紹。
|
|
|
|
|
|
|
|
何肇喜老師正在介紹台中科博館熱帶雨林館 |
|
|
|
|
|
|
|
何肇喜老師解釋為什麼要做這個課程:「因為我觀察到學設計的人,到外面實習的機會比較少。在實習的時候,也沒有辦法把實務上所接觸的東西拿到課堂上來討論,因為有著作權法保護的緣故,導致學生沒有辦法窺視案子的全貌。」因此何老師集結三十年來的設計作品,包含施工過程與其藍圖,把這些作品製作成磨課師影片,就是為了補充實務教學的不足。 |
|
|
|
|
|
|
|
在線下輔助教材的部份,何肇喜老師整理了以往的契約與相關資料,全部捐給本校的圖書館,供學生或是有興趣於空間設計的人得以瀏覽、翻閱,目前本校圖館方將這些藏品放置三樓的展示空間。何老師解釋道:「這是我自雲科大退休之後,送給學校的一點小小的回饋。我把自己歷年來的心得都整合起來,傳承給學生。可惜的是我也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希望能夠仰賴政府的力量,將我的經驗變成磨課師課程,變成大家可以學習、分享的東西。」 |
|
|
|
|
|
|
|
所以他戲稱把所有的家當都放到圖書館裡,希望能供有志學習者他們來使用學習。何肇喜老師認為:「假設圖書館的上架速度可以快一點的話,對磨課師而言,On line跟Off line的效益會更大些。」 |
|
|
|
|
|
|
|
何老師的珍藏資料放置在家中超過一百坪,差點沒地方放。等他退休以後,因為沒有助理,單靠一個人的力量實在太過單薄,無法營運整個磨課師平台。因此何老師希望開設磨課師課程,借助學校的資源,將以往上課內容轉化成磨課師的影片。「當然這不只是為我個人著想,其他像建築領域,因為缺乏實務教學,學習上會比較混亂。而我剛好有這個實務經驗,可以讓實務跟理論更為結合。」 |
|
|
|
|
|
|
|
何肇喜老師認為這門課最大特色在於:該門課可能是在建築設計領域的第一門磨課師課程,而且內容全是他親自參與的作品以及影片製作,所以他擁有素材的著作權無須徵求他人授權同意。課程內容就是過往經手案件設計的過程、流程、企劃、企劃、設計與施工過程,還有成果,這些是原本課堂上教學所沒有的,因此何老師選擇用磨課師的影片來呈現。 |
|
|
|
「場域活化設計」相關課程內容 |
|
|
|
|
|
|
|
短短一集半小時磨課師節目,等於可以吸收到何老師這五、六年來的功力菁華。包括一個建築師從案子的發想到完工,設計師本身的現身說法,到施工的過程,而整套課程涵蓋他三十年來所累積的資料。 |
|
|
|
|
|
|
|
三、磨課師課程製時的趣聞 |
|
|
|
|
|
|
|
何肇喜老師自認本身對電腦操作比較不在行,但是不服輸的他,認為不懂的地方就是要學。所幸何老師的公子有影音多媒體專業背景,因此他就變成何老師私人的小老師,他不懂之處,就向自己兒子請益。何老師笑稱有錯的地方,也會被他糾正,就像小學生一樣。不過他自認以一個年屆六十歲的老頭竟然可以自己剪片,讓他感到很有成就感。何老師如此補充「我幾乎都是使用自身的資源來製作這磨課師影片。當然拍片的時候也是有助理,而且家裡有個小老師是這方面的專業,也借用他的器材。」。 |
|
|
|
|
|
|
|
|
因為自家裡面就有小型克難式攝影棚,就連燈光也都是直接拿檯燈權充,以土法煉鋼式地呈現,所有的作業基本上都是何肇喜老師親手完成。整支影片從無到有,從拍片、剪片到配音說明,至少都要耗上兩三天的功夫。所有的業務都是何老師與一位事務所的助理在弄這個事情。到現場拍攝完素材回來,他還必須從二十小時的素材中,剪成一小時的初剪,然後才正式剪成正片。製作上另外一個問題是,由於是在住家裡面拍攝,不像是專業攝影棚,容易會有噪音。可是又不能開冷氣,因為有開冷氣會造成雜音,同時還著正式服裝,像是襯衫或是西裝等等,害他熱得要命。
|
|
|
|
|
|
|
|
何肇喜老師 |
|
|
|
|
|
|
|
在本門磨課師課程裡面,何肇喜老師認為內容比較欠缺的是:吸引人的美術設計如動畫等包裝。即便如此,他還是選擇回歸以知識性為主,以彌補其不足之處。此外,由於早年的設計資料沒有數位化,亦沒有像新案子都有影音多媒體素材可參考,因此何老師就必須找時間再重回現場拍攝。回到現場,又會牽扯到燈光、攝影、收音等相關專業技巧,而本課程的素材比是從二十個小時中才剪成一個小時,其製作要求品質很高。 |
|
|
|
|
|
|
|
四、何肇喜老師心目中的磨課師 |
|
|
|
|
|
|
|
何肇喜老師認為:傳統上課方式,必需要講到三小時,可是在磨課師,大概二十分鐘就講完了。「磨課師最大的優點就是雖然時間短,但是完成度夠,並且效益相當高。然而相對的,課程老師也必須投入更多的心血,這就是一個蠻大的問題。」
|
|
|
|
|
|
|
|
何老師回學校製作磨課師前曾擔任台中市都發局當局長,底下並沒有研究生可以支援。而所任教的本校創意生活學系,學生也欠缺建築背景,結果只好讓他自掏腰包,找事務所的同仁幫忙。事實上事務所內其他建築師也很忙,無暇幫忙何老師。特別是該門課程裡面有關於互動的部分,要找到跟何老師一樣資深的人不多。 |
|
|
|
|
|
|
|
磨課師課程是因為非營利,它被告侵害著作權的機會比較小。但是磨課師到最後如果都不收費、不營利的話,也很難支撐下去,可是一開始營利的話,就會牽扯到授權與著作權方面的問題。而何老師是把自己的Know-how公佈給大家,沒有收費,所以比較單純。他也建議學校方面該多於鼓勵、優惠願意投入心血製作磨課師的老師。因為他課程中每一個案子的設計費價值,實際上都是超過五億。 |
|
|
|
|
|
|
|
適逢現在少子化浪潮,何肇喜老師認為若能好好經營磨課師,將構成非常龐大的產業。「像是有的案子有三千萬的,也有的案子是一千萬的,我就剪成半小時的影片分享給大家,但實際上它的成本就是三、五千萬。」倘若課程製作能夠再修飾的話,其作品的賣點就會比較有看頭,最終也能成為一門「知識經濟」。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相對於其它學校地處偏遠,如果能好好善用這門產業,也許可以扳回一點空間上的劣勢。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