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諮輔專欄 /維特的煩惱與效應  
 
  圓點 維特的煩惱與效應
       
     
諮商輔導中心兼任輔導老師 莊欣蓉心理師
     
     
在準備自殺防治主題的演講的過程中,認識了一個新名詞「維特效應」。基於好奇,就多找了一些相關的資料。這名詞雖然是在形容關於自殺行為的模仿效應,卻也在我心中激盪出其它的聯想。覺得挺有意思的,可以分享給大家。 「維特效應」此一名詞出自「少年維特的煩惱」一書,這是大文豪歌德的經典作品。是第一部讓歌德在德國幾乎一夜成名的小說。此書發表於18世紀後期,在當時可說是暢銷書。由於閱讀的人多,受影響的人相對的也不少。什麼影響呢?揭曉答案之前,先來談談這本書的內容。為何當時會造成轟動,而成了一股風潮與效應。
       
      小說劇情很簡單,內容在描述一個名叫維特的年輕人的愛情故事。主角的人物特質是一個還不清楚自己人生目標的茫茫少年,一個偶然的機會認識了令他傾心的對象-綠蒂。即便知道愛慕的對象已有婚約,維特仍無法阻止自己的心。因緣際會,兩人發現彼此心靈契合,在未婚夫出差期間,綠蒂和維特一起度過了很多時光。但現實是殘仁的,維特意識到兩人的愛情無法繼續下去。他選擇離開了綠蒂居住的城市。想到外地工作,結果發展的並不順利,但當他回城時綠蒂已結婚。面對工作、愛情兩頭空,維特無法承受雙重打擊,選擇自殺結束生命。
       
      這本當年的暢銷書,由於受到廣大迴響,很多讀者紛紛出現仿效維特的自殺行為。所以「維特效應」就是指自殺模仿現象,說明自殺行為具有一定的模仿性和傳染性。尤其在一個團體中,如果成員共同存在某一種情緒(通常是負面的情緒),且缺乏適當的處理方法和宣洩管道,其中一人選擇一種方式發洩,其他人就會傾向於模仿。後來的社會學家—菲利普斯,開始追蹤從當年一直到現今所出現的各種形式的「維特效應」。他發現在轟動性的自殺事件報導後,在報導所涵蓋的地區,緊接著自殺率就會有大幅度上升。因此他得出這樣的結論:一些內心痛苦的人,看到別人自殺身亡消息後,就啟發了自殺念頭,效仿了自殺者。這裡面貫穿著一個社會認同原理,內心痛苦的人看到其他內心痛苦的人採取了自殺的形式,他也就認同了這種消除痛苦的手段。
       
      維特效應確實存在,有許多例子可證實。在此我就不多陳述。研究也發現,最容易受影響的族群為20-30歲。大學生正是處於這個階段,也是我工作最常接觸的群體。個人雖不愛看新聞,但身為助人工作者,多關心時事似乎是必須的。對一般人而言,如果身邊有些狀況不佳的人,如憂鬱症患者,在自殺新聞出現時,或許就要付出更多的關心,多留意他/她的狀況。甚至是本身情緒正低潮的人,可能就得暫時關掉電視,減少被刺激的機會。總之,在知道「維特效應」的意涵後,我們可以增加敏銳度,提高警覺性,不也是自助助人的好提醒。
     
      資料參考:智庫百科http://wiki.mbalib.com/zh-tw/%E7%BB%B4%E7%89%B9%E6%95%88%E5%BA%94
      中文百科在線:http://www.zwbk.org/MyLemmaShow.aspx?zh=zh-tw&lid=166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