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諮輔專欄 /超越逆境的力量~淺談復原力  
框線
 
框線
  【本文作者為諮商輔導中心兼任心理師 詹寓婷心理師】
  圓點   超越逆境的力量~淺談復原力
     

     近期臺灣社會頻傳重大公共安全意外,由去年的台北捷運隨機殺人事件、高雄氣爆、復興航空墜機,至近期的八仙樂園塵爆事件,眾多的傷亡人數及觸目驚心的媒體報導畫面,使得社會中人心惶惶,瀰漫著驚嚇與害怕的氛圍。災難事件過後,無論是事件中曾經親身經歷這些災難的當事人、目擊者,或是親友家屬及一般社會民眾等,著實受到深淺不一的衝擊,需要或長或短的心理復原歷程。
       
      每個人一生中都可能直接或間接接觸到天災或人為的災難,倘若危機無可避免甚或已然發生時,個體將如何因應危機、渡過痛苦受難的困境呢?
     
      在每一天的生活中,無論是個人、家庭、團體、學校、社區、或組織等,都可能正在經歷困難。而「復原力」就是一種能力,使個體在遭逢負向生活事件、挫折與逆境、生活壓力、創傷衝擊或任何型式的危機時,仍有能力維持適當的因應功能(Fraser, Richman 與Gailnsky,1999; Lauer2002)。Henderson(1998)認為,每個人身上都具有復原力的特質,它能夠幫助個體從逆境中站起來,產生面對逆境的能力。王采君(2003)則指出,復原力是能秉持生命熱誠的一種「韌性」,不僅能超越逆境,更得以重新建構正向生活樣貌的能力。
       
      對復原力的定義主要有兩種觀點,一種認為復原力為個人特質或才能,因此復原力可視為壓力因應的能力(Connor & Davidson 2003);另一種則認為復原力為動態的過程,指個體在遭遇重大逆境時,能夠維持正向適應的動態過程(Luthar, Cicchetti, & Becker, 2000)。若綜合上述兩項觀點,復原力為個體發揮本身具有的某些特質或能力,與環境交互作用以達到正向適應的動態過程。正如Tusaie & Dyer(2004)所闡示,復原力並不僅是一個結果,而是一個足以充實生命的一項動態歷程(引自李明瑄,2015)。
       
      復原力包含內在與外在保護因子;內在因子著重於個體所擁有的特質或能力,學者蕭文(1999)曾歸納出七點復原力的因子:(一)具有幽默感並對事件能從不同角度觀之;(二)雖置身挫折情境,卻能將自我與情境作適度分離;(三)能自我認同,表現出獨立和控制環境的能力;(四)對自我和生活具有目的性和未來導向的特質;(五)具向環境/壓力挑戰的能力;(六)有良好的社會適應技巧;及(七)較少強調個人的不幸、挫折、無價值/無力感。外在保護因子則指在個體之外,具有促進成功調適的「環境」,並改善會導致不良適應結果之因子,主要來自於家庭、學校、社區及社會環境的保護因子,例如家庭的支持、家族的凝聚力、社區的認同感等。
       
     

了解復原力的保護因子後,當個體在面對逆境、承受生命之重量時,可從下述五個面向來培養與激發復原力(整理補充自王采君2003): (一)發展社會支持網路: 與家人、朋友及生活周遭的他人建立互動的人際關係,在環境中感受到來自他人「無條件的接納」、正向積極的支持與關懷,建立個體的歸屬感。 (二)發現生命的意義: 由發展自我覺察、訂定生命的目標、自省、利他與幫助他人、尋求宗教信仰、靈性發展等各種方式探索並了解生命的意義。 (三)技能: 學習社交技巧、發展解決問題的能力、安排健康的休閒活動、提升應變能力, 以及學習專門技術等。 (四)自尊、正面的自我看法: 找出個人的優點與長處,以正向的態度接納自我、肯定自我,提升自我價值 感及自我效能。 (五)幽默感: 平時即培養正向的生命態度,以幽默、積極的正面態度,面對生命的橫逆。 綜上所述,復原力與一般能力並不相同,復原力指在逆境、困頓的背景下,所顯示出的因應能力,及與環境動態適應的過程;而一般的能力則是在正面的環境中所展現出的適應力。復原力強調個體的內在因應力量與韌性,使個體能於挫折、傷痛或災難中,重新對生活投注活力,重拾對生活的掌握感及對生命的熱情,而非僅處於犧牲者或受害者的被動位置。復原力的概念與敘事治療相似,皆強調協助個體發現自我資源(內外在的韌力),取得生命主權,有能力脫離被害或受害者之角色,為自己的生命「賦能」及改寫故事腳本。在諮商輔導領域中,無論是否處於危機情境,皆可協助個體於平時即建立正向積極的生命態度,並發展問題解決能力,強化各項復原力的保護因子,落實「預防勝於治療」之概念,並可於逆境中重新整合自我的內在力量,掙脫逆境的桎梏。

【參考資料】 Connor, K. M., & Davidson, J. R. (2003). Development of a New Resilience Scale: the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ce Scale (CD-RISC). Depression & Anxiety, 18(2): 76-82. Fraser, M. W., Richman, J. M.,& Gailnsky, M.J.(1999). Risk,protection,and resilience: Toward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social work practice.Social Work Research, 23,131-141. Henderson, N.(1998).Make resilience happen. Education Digest, 63(5), 15-19. Lauer, C. S.(2002).The relevance of resilience.Modern Healthcare, 32(33), 29-31. Luthar, S. S., Cicchetti, D., & B. Becker. (2000). The Construct of Resilience: A Critical Evaluation and Guidelines for Future Work. Child Development , 71(3): 543-562. 王采君(2003)。復原力(一)。網路發表。 李明瑄(2015)。國小教師的生涯發展歷程與自我復原力之個案研究:以一位私立小學教師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傳播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文(1999)。災變事件的前置因素對心理復健的影響—復原力的探討與建構。測驗與輔導,156,3249-3253。

       
           
框線
框線 框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