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諮輔專欄 /淺談創傷壓力症候群PTSD  
框線
框線
 
  圓點
  淺談創傷壓力症候群PTSD
       
       諮商輔導中心兼任輔導老師 陳瑞金老師

在另一篇拙作「由八仙塵爆事件談起-導師面對學生意外事件的初步處遇」中,簡略提到導師協助學生遭遇創傷事件的方式,雖然在電影或新聞等媒體中不乏類似的主題,但由於造成創傷經驗的事件與情境會引發很不舒服的感受,很多人在接觸相關主題時,會不自覺的關閉或疏離感覺以自我保護,是以可能對創傷經驗或後續可能產生的創傷壓力症候群PTSD(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不易有深刻的體會,故本文接續說明之。

       
     
    PTSD的成因與特性。當適應環境的要求超過現有資源,會形成壓力;突發嚴重的威脅導致現有的資源(實質的與心理的)無法負荷時,可能造成心理創傷(陳淑惠,2010)。Janet早在1889年指出心理創傷的特性:心理創傷就是無助的狀態,源自一個人無法面對比他更強大的力量,而此來自大自然災難或人為恐怖行為的強大力量,可能摧毀讓人得以控制自己的生命、彼此的關係和意義的正常防衛機制(引自Maoz,2015),例如在台灣發生過的PTSD事件包含八仙塵爆、921地震、 八八風災、車禍、性侵等。然而,心理創傷未必是親自經歷身體生命的傷害而引起,也可能是源自目睹等形式,而且經歷災難事件未必會出現心理創傷,出現心理創傷也不一定造成創傷壓力症候群PTSD,除非症狀延續超過一個月以上,且符合DSM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的標準方能如此診斷。
       
     
    PTSD主要的症狀是創傷經驗重現、麻木逃避、過度警覺等。
想像一下您看過最具衝擊性的電影畫面,而這些畫面就在您腦袋中不停地播放,包含睡覺時,但您想關又關不掉,那會帶來甚麼感覺與影響?當創傷現場的畫面不時不自主地重現(flashback),這些未被整合的記憶會讓當事人產生似乎創傷事件一直持續發生的錯覺,身心需維持高激發狀態以隨時準備因應緊急事件,而呈現過度緊張焦慮的警覺反應。當腦中閃現的創傷畫面揮之不去,長期易使身心難以負荷,想要逃避任何與創傷有關的刺激源,當事人的感覺自動變得麻木遲鈍以自我保護。
       
     
    情緒耐受之窗(Window of Tolerence)。Ogden(2009)以情緒耐受之窗解釋創傷事件後大腦運作的歷程。多數的創傷化個案會經歷到激發過度或激發不足,而且經常在此二種極端間擺盪,這是源自早期人類演化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一種極端狀態是當遭遇緊急事件而激發過度時,杏仁核透過下視丘啟動交感神經系統,交感神經系統啟動「戰或逃fight or flight」的反應,就好像原始人在曠野中突然發現遇到獅子。PTSD個案腦中會不斷閃現創傷事件而持續這樣的反應過久,引發過度警戒與焦慮、情緒失控而受苦。另一種極端狀態是,當生命威脅大過我們可以「戰或逃」時,則啟動副交感神經系統以抑制激發,身體快速轉成麻木與順從的狀態,就好像原始人在發現獅子的距離太近而驚嚇不動以免被發現,故激發不足時身體會缺乏情感與知覺,而PTSD個案此時需忍受麻木、死寂、空虛與停滯的感覺,持續過久時則呈現憂鬱狀態。這兩種狀態不斷交替出現煎熬著他們,情緒之窗的耐受區域日益窄化,一般人不在意的刺激可能讓他們的情緒失控跳到這兩個極端,他們負責理智思考的大腦宛如被綁架而在人際互動出現障礙,也難以整合創傷經驗中的記憶。多數遭遇創傷事件者會在數天或數周後會逐漸恢復,有些則會持續處於這樣的狀態而慢性化,對此狀態與創傷事件無力改變成為無助感,對於長期陷於此狀態也會衍生羞恥感,失去自信與退縮,不僅與環境解離也與自己解離:認知、情緒與身體感官無法整合。
       
     
    創傷的破壞性。在前述混亂的痛苦狀況下,當事人對於內、外在環境訊息的覺知也會過度窄化,可能未意識到或故意忽略自己身心狀態、需要自我保護或協助的必要,隨之出現更多的意外。我們與家長需要小心當事人做些危險的事情,像是暴怒攻擊、在遭受創傷事件而不知所措時開車、深夜不回家、從事高危險的性行為、使用酒精或其他藥物、或者行為舉止不顧後果等自我破壞的行為。師長們除了涵容其情緒之外,也應該堅定地處理任何危險行為,留心個體可能傷害自我或他人的跡象(例如對自我或他人表達強烈憤怒、表現出極度激動不安),任何自殺想法的表現都要謹慎被看待,並且應該立即尋求適當的額外援助(陳淑惠譯,2007)。研究顯示(LeBouthillier等,2015)PTSD者出現相對較高的自殺意念和自殺企圖,尤其童年虐待、具攻擊性的暴力等造成的PTSD者出現最高比率的自殺意念(49.1%至51.9%)和自殺企圖(22.8%至36.9%),此即與童年的大腦發育尚未成熟卻長期受創有關。
創傷的破壞性導致創傷記憶與認知無法整合,也顯現於下述深層的面向。 1. 關係被破壞:創傷事件面臨親友死亡或嚴重受傷,尤其看到受難後親友不同於原本熟悉的模樣,或擔心受創後的自己是否為親友接受,而於內在自我的心理意象或實際人際互動出現障礙,造成其愛與歸屬感的傷害或失落。2. 自我結構的破壞:原本完整的自我結構無法因應衝擊,出現結構性的解離(Structured dissociation),分裂成「日常生活的我」與「被埋藏的受傷的我」,以維持生活運作並阻隔創傷衝擊,此為有效的自然自我保護機制,但有時也成為其求助與療癒的阻礙。 3.意義系統的破壞:維持正常生活必需對世界、對人具有基礎的信任感與安全感,而此未覺察的深層假設可能因創傷事件而嚴重受損,對良善產生懷疑,生活出現失序或退縮。 4.最終信仰的破壞:遭逢創傷事件歷程常會尋求信仰的更大或超越力量協助,有時卻帶來失望與無助感,衝擊信仰的核心信念,如善有善報等,產生超越性與存在性的懷疑,出現信仰的危機。由此可見創傷事件的影響層面深廣。
       
         如同本文初提到電影或新聞等媒體不乏創傷相關的主題,實則反映人類的歷史本是一部血淚史,經歷創傷是必然的人類本質,創傷記憶存在我們每個個人與群體的意識中;V. E. Frankl在親身經歷納粹對猶太人的大屠殺而倖存之後指出,生命若有意義,受苦亦有意義,因為受苦有若死亡,是生命中無以迴避的部分(陳淑惠,2010)。沒有苦難,無法激發出在苦難中才會出現的人性光輝,以及引發更深刻的省思與能力的提升,生命也難以圓滿。然而,我們需要留意除非受創傷者做了類似的表達,才宜帶著敬意地承認這份感覺或想法,但若輕易開啟類似的對話,可能帶給當事人不被理解的疏離感,甚至引發憤怒。
       
     

參考文獻: LeBouthillier, D. M., McMillan, K. A., Thibodeau, M. A. & Asmundson, G. J. G. (2015). Types and Number of Traumas Associated With Suicidal Ideation and Suicide Attempts in PTSD. Journal of Traumatic Stress, 28(3), 183–190. Maoz, G.(2015)。Truma and dissociation. 性侵害被害人創傷治癒專業人才培育計畫暨研討會。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
    Ogden, P (2009). Modulation, mindfulness, and movement in the treatment of trauma-related depression. Retrieved August 15, 2015, from http:// lifespanlearn.org/ documents/OgdenChapter.pdf

   胡嘉琪(2014)。創傷復原的理論與實務。彰化縣諮商心理師公會在職教育訓練。 陳淑惠(譯)(2007)。心理急救操作手冊。 陳淑惠(2010)。提早來訪的無常:淺介創傷經驗、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與創傷後成長。(諮商輔導中心兼任輔導老師 陳瑞金老師, ext 2671 ....)
       
     
     
框線
框線 框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