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青年學子的情愛、情慾與情愁 |
|
|
|
|
|
|
|
大學階段,父母師長對於學生的愛戀情事,更加解禁開放。或是大學生在「天高皇帝遠」的時空幫襯下,對於情愛與情慾更加自由自在。當然,現今社會流行的多元自主「愛戀情慾」風氣,也感染到學生,使得大學生的「情愛」與「情慾」樣貌趨於複雜,在陪伴學生「談情解愛」的過程中,也強烈感受到「為情所苦」、「為愛所痛」是如何深刻影響到大學生的自我認同與生活適應。 |
|
|
|
|
|
|
|
現今社會吹捧的「愛情發生」是「勇敢追求」、「把愛說出來」,過去常見的「默默付出、低調守候」已不是求愛手段,因此造成不少男女之間的人際困擾,例如:男生對於愛慕女生的過度追求,在FaceBook上狂傳訊息、頻約女生,導致女方不勝其擾,開始懊悔之前同學間的單純友善互動為何會引發如此的恐怖壓力?男生則誤解女方是害羞才沒有回應,又串連更多同學幫忙示好。原本單純的「私領域單人暗戀」變成「公領域班上人際風波」。--- 這樣的「不當追求」,其實已構成「校園性騷擾」。 |
|
|
|
|
|
|
|
而大學生或研究生「感情關係」的非一對一樣態,在近幾年發生的頻率也提高,愈來愈多的情傷或分手問題是因為「對方劈腿」、「自己不忠」、「兩人雖然不合而分手,但仍有糾葛或連結」,有的當事人會有愛情價值觀混淆的議題(例如:對方或自己捍衛「劈腿」的正當性所帶來的矛盾掙扎)、有的則困惑於「對人的信任感」、還有的是陷溺於自己的「人我份際」議題(無法切割不當的依附關係)……最讓人心疼無奈的是,有時候不單單只是協助處理當事人個人的情感課題,還得陪伴釐清其從原生家庭中父母的分居離婚或混亂的情愛糾結所受到的影響,「本土劇八點檔」的劇情真的可以在我們的學生生活中看到……而其中,因為在職研究生也開始利用學校諮商輔導中心的晤談管道資源,讓我們發現「更糾結的情慾問題」成人社會版(例如:夫妻情事)。 |
|
|
|
|
|
|
|
而青年人對於「性」的好奇,雖是正常的身心發展,但近幾年陪伴的高中職或大學生,則有以下幾種有別於傳統性事、較為「直接」的狀況:
女生對甫認識交往不久的男網友有好感,主動提議發生性關係,只因為「好奇那是什麼感覺」。
男生看完色情影片,引發性欲後,在交通離峰時段偷摸騎腳踏車的女學生臀部,但沒有特別想做什麼。 使用「交友App」(同性或異性社群皆有):直接在手機通訊軟體點看對方照片,若感覺不錯則加入通聯,待時機適當(例如:一個人無聊時)則邀約一夜情。不覺得這樣玩有什麼問題,你情我願、安全性行為即可。
|
|
|
|
|
|
|
|
由於現代潮流對於年輕人婚前發生性行為抱持開放態度,青年人也認為自己或周遭同學欲發生性關係或已有性經驗者很正常,相對卻覺得若男女朋友堅守婚前守貞非常奇怪,無法理解之餘更容易挑釁對方是否真為貞潔烈女或是假高尚清高……原本對於「發生性行為的開放」卻反倒為「苛責不發生性行為的極端」,這也是在校園中觀察到的奇異現象。無怪乎,青年學生對於「性」趨之若鶩、很想試試看,因為好像次文化都覺得沒什麼、很多人都有經驗了。 |
|
|
|
|
|
|
|
而且,原本被視為進步社會象徵的「性除罪化」,似乎也微妙影響到年輕人對於「情慾」、對於「性行為發生」的觀感,不再遲疑、不用多想一想自己的身心是否真的準備好了、不需考慮對象是否真的o.k.,而是抱持著「這樣做好像也沒有什麼損失」、「沒關係啦」的心態姑且一試或再試。
其實,情愛、情慾的議題,是愛情、婚姻、家庭關係中很重要的課題,其中隱微的對自己、對他人、對愛人、對關係、對家人的影響與牽動,實在不容小覷,只是社會上看似輕鬆對待、校園人際間似乎也放鬆看待。
(諮商輔導中心兼任輔導老師 蕭淑仁, ext 2671)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