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會議特邀榮獲教育部第17屆國家講座(2013),現任臺灣大學講座教授,同時也是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的葉國良先生發表主題演講,講題為「據典籍釋讀出土文獻的步驟——以古禮為例」。葉主任指出,出土文獻可分為「與典籍互涉」、「不見於典籍」兩類,其內容各有不同性質,要正確釋讀出土文獻,必定要先釐清其性質為何。一般來說,不識文獻性質、不熟悉典籍,都會造成釋讀錯誤。葉主任以《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中的〈孔子詩論〉、〈昔者君老〉為例,說明前人釋讀之誤;復又舉《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耆夜〉,說明擇取古代經籍記載中關鍵詞彙與出土文獻比對的重要性。最後引述王國維著名的「二重證據法」,亦即所謂「既據史傳以考遺刻,復以遺刻還正史傳」,提示我們應該先熟悉傳統圖書才可算是具備研究出土文獻的能力。葉主任說,「二重證據法」自宋代以來已行之,吾人必先據紙上材料論證地下材料之真偽與價值,再據同期或年代相近之地下材料補充或糾正紙上材料之闕誤,如此一來,雖古書之未得證明者不能加以否定,而其已得證明者不能不加以肯定,可斷言也。(林韋伶 ext: 34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