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如何陪伴喪親者 |
|
|
|
|
|
|
|
生老病死,你我都會經歷。但出於恐懼的緣故,對於死亡,我們常避而不談,以為這樣就不會讓死亡降臨到我們身上。即使如此,我們只要活在世上一天,就有可能得面臨親朋好友、熟識或陌生人的死去。您曾有過需要面對喪親者的時刻嗎?您如何陪伴他們度過這人生的至痛? |
|
|
|
|
|
|
|
關懷喪親者是需要學習的。就算逝者和我們的關係那麼間接,我們仍會受到死亡這件事的衝擊。不管死亡是意料中或非預期,都挑戰了我們對於所謂「幸福人生?、「平安度日?、「生活穩定?等的種種期待。我們不免想到,這事要是發生在自己身上該當如何。藉由別人的生命歷程,我們反思自己的人生,可能會產生一些感受,也在接觸喪親者的過程中投射自己的價值觀,又或者是我們先前痛失親人的悲傷在這個事件中被引發—這些都會影響我們如何去關懷對方。因此,協助喪親者的同時,我們也需要關注自己的情緒和想法;先照顧好自己,才能適當幫助到對方。 |
|
|
|
|
|
|
|
清楚自己的內在狀況以後,我們還需要了解喪親者的心情與想法,才不會光憑自己的想像來與他們互動而造成另一種傷害。常有這樣的場景:關懷者為了表達關心,一直問問題或提供建議,甚至過度表達自己所受到的震撼,而讓喪親者費盡心力解釋,甚至反過來安慰關懷者。有些時候,我們期勉喪親者要樂觀、振作,忽略了對方需要時間與空間來哀悼;有些時候,我們又責怪喪親者太快走出來,覺得他們冷血或故作堅強,不顧他們的實際需求。我們常以自己的標準加諸對方,而帶給對方更多壓力。因此,在陪伴喪親者時,尤其要尊重與接納他們的狀態,才是真的提供支持,而不是在彰顯自己的「好意?。在「請容許我悲傷?這本書裡,作者蘇絢慧以她實際從事安寧療護、接觸許許多多病患與家庭的社工經驗,告訴我們可以如何準備、讓自己有力量支撐所承接到的情緒,來關懷悲傷中的人。以下就簡短摘要書中的一些提醒: |
|
|
|
|
|
|
|
1. 照顧好自己:
察覺到自己因為此事件而感到混亂、震驚、難過時,並不適合立即關懷喪親者。先處理自己所受的影響,才能以安定平穩的心去承接喪親者的情緒。
|
|
|
|
|
|
|
|
2. 明確且適切的問話:
我們的關懷要讓對方感受到、接收到、體會到。客套的問候,只是一種社交表現。例如當我們不知如何慰問時,常拋出一句:「還好嗎?」這容易使對方困惑,不知我們指的是哪方面,何況生活遇到變故,怎麼會好?但又還過得去,也不能說不好,所以只能客套地回應:「還好,謝謝。」如此便失去我們關懷的意義。考量對方的角色、失去哪一位親人和家庭狀況等,以明確適切的問話開啟溝通,可以讓喪親者有著力點,知道如何回應這份關心,不至於讓雙方困在曖昧不明的互動中。
|
|
|
|
|
|
|
|
3. 專注的傾聽:
許多人以為,要安慰喪親者,就是說一些正向積極的話來鼓勵對方,或告訴喪親者別人更慘的故事-其實這只會讓喪親者覺得自己的悲傷被排斥、別人不想了解。所以關懷者別害怕沉默、別急著改變沉重氣氛或發表意見,光是專注傾聽、不過度回應也不轉移話題,就可以幫助喪親者的情緒得到紓解了。
|
|
|
|
|
|
|
|
4. 表達自己的感同身受:
人在壓力和受創中,會經驗相似的感覺,例如驚訝、害怕、擔心、不敢相信等,所以,對喪親者表達自己聽聞消息的真實感受,不誇大也不壓抑,能使對方的情緒獲得認可,讓他知道自己不是不夠堅強或不會處理情緒。
|
|
|
|
|
|
|
|
5. 一同回顧逝者的種種:
陪伴喪親者回憶逝者的人生,可以讓喪親者調適混亂與悲傷,且有人在旁支持也讓喪親者感到溫暖而不孤單地整理心情、接受逝者已離開自己、學習新的角色與責任。
|
|
|
|
|
|
|
|
6. 寬容與接納:
喪失摯親是任何人都難以承受的失落,因著親人的死亡、消失在原有的生活中,喪親者會感到孤單、無助、悲傷與徬徨,並可能引發自責或遷怒別人等反應,因此宜寬容喪親者正在經歷悲傷與調適、接納他們因混亂龐大的情緒而導致外人看似不理智的想法。
|
|
|
|
|
|
|
|
7. 反映式的回應─同理心:
同理心並不是建議當事人可以如何做或該怎麼做,而是接納對方的情緒、覺察其可能的引發因素並回饋給對方,讓當事人可以更體察自己的感受。所以我們不須評價、論斷喪親者的情緒,而是和他們一同承認悲傷的存在,讓他們也能包容自己的情緒、得到力量繼續往前走。
|
|
|
|
|
|
|
|
8. 溫暖的支持與鼓勵:
支持與鼓勵需要耐心,別因喪親者重複訴說而指責他們,反而要理解到,他們所受的創傷或打擊太大,需要長時間才能平復。有時關懷者因看到喪親者一直處在同樣的情況、覺得自己無力改變或協助他們而感到挫折,如果自己不能覺察這些情緒並抒解,可能會對喪親者生氣,而讓他們更難受。
|
|
|
|
|
|
|
|
9. 允許尊重個別差異:
每個人的生命歷程中所經驗、感受、學習到的並不一樣,我們不能以一套標準來判定悲傷該如何表達。哭與不哭,並不代表愛或不愛親人;談與不談這件事,也沒有對錯。對於拒絕接受關懷、談論悲傷的喪親者,我們可以表達尊重,讓他們知道我們願意等待,在他們需要的時候我們願意傾聽與支持。
|
|
|
|
|
|
|
|
10. 支援網的提供:
我們可以協助尋找社會中可運用的資源,讓喪親者的生理、心理、生活與靈性都可以被照顧。
|
|
|
|
|
|
|
|
11. 定期的慰問:
對於信任我們、願意和我們談談的喪親者,可以主動表達關心,用電話聯絡、在安靜舒適的環境見面、或到喪親者家中探視。在這些接觸中,可以告知對方我們會再和他聯繫,一方面讓對方安心、有穩定的支持,一方面我們也可以知道喪親者後續的狀況變化。
|
|
|
|
|
|
|
|
12. 闡明正常的悲傷反應:
當喪親者質疑自己的行為對不對、想法正不正常時,我們可以說明這是悲傷所引起的反應,因著失落與變動,我們需要適應與調整。而每個人調適的方式不同,所引發的反應也不同。
|
|
|
|
|
|
|
|
上述這些原則是否讓您更清楚自己可以怎麼做來幫助喪親者?如果具備這些基本的知識,平常省思自己對死亡的態度、整理自己失落與哀傷的經驗,且在陪伴喪親者時願意真心關懷對方,就算對方當時不接受協助,也能感受到溫暖—而從中獲益的,其實是我們自己。 |
|
|
|
|
|
|
|
您可以進一步參考下列書籍: |
|
|
|
請容許我悲傷,蘇絢慧,張老師文化出版 |
|
|
|
生死無盡,余德慧,心靈工坊出版 |
|
|
|
天使走過人間-生與死的回憶錄,伊莉莎白.庫柏勒.羅斯,天下遠見出版 |
|
|
|
|
|
|
|
(徐佩鈴,ext 2676)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