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諮輔專欄 / 友善校園?品格教育? --- 一名輔導老師的觀察感懷  
框線
框線
 
  圓點
  友善校園?品格教育? --- 一名輔導老師的觀察感懷
     

 

      求學時期,對於「老師」,總有幾分敬畏,尊敬老師的傳道授業、也敬愛老師的解惑輔導。校園中的和諧溫馨,更是印象中有別於「社會現實」的氣氛……幾年前,有幸回到校園,從「學生」升格為「老師」。以為,校園中的「尊道重道」猶存,我可以好好享受當一名老師的「禮遇」,受到學生的尊重與愛戴。沒料到,時代已經不同了……
     
     
也許,是我看起來比較年輕,所以學生把我當成平輩!?也許,因為我是輔導老師,所以學生覺得我是朋友!?--- 但,為什麼隨著自己皺紋的增加、外表成熟度漸增、教學輔導年資更多,並沒有完全換來學生意識到我是一位師長,需要禮貌的尊重!?
       
     
會不會,「品格教育」就是在這樣詭譎的氛圍下,被引起關注、被加以提倡的?是不是,「友善校園」除了倡導學校、班級中學生之間的平和相處,也在暗示,老師們需要更友善敬重的對待?
       
     
印象中有幾次特別的經驗,深深震撼、陷入沈思……
       
     
一位高中女學生,住宿生,個人的待人處事有些狀況,室友的對待也有瑕疵,與室友處得非常不愉快之下,尋求輔導室介入處理。輔導老師們盡力同理該生面對此困境、陪伴調整其做人做事方式與認知想法,也另委婉邀請室友們前來討論、試圖鬆軟她們之間的對立與敵意。之後有一段時間她們相處平安。後來新學期,該女學生又表達室友互動情況變得更差了,這回輔導室需要再謹慎介入,也轉換其他建議陪伴她度過。沒想到,當該學生受不了時,幾度委屈前來輔導室氣憤發洩,除了抱怨室友之前是裝給學校老師看的、並沒有真正改善之外,也覺得「輔導室」沒有功能、不能解決她的痛苦!?為什麼不再找室友們前來「輔導」、而只有她一人頻頻前來輔導室!?--- 這樣強烈憤怒的指責,連經過的老師、學生都覺得不可思議,「怎麼可以用這種態度跟老師說話?」--- 所以,當輔導老師無法滿足受挫學生的需求時,便會受到學生的挑戰、質疑「輔導無用」!?只是,該名學生的需求並不完全合理,「輔導」不是學生用來教導她覺得有問題的對象(室友)?似乎,來到輔導室的學生還是被認為「是有問題的」,所以該學生希望室友也能遭受這樣的「眼光」與「認為」?--- 我們可以同理一位自覺委屈難受的學生之不平憤慨,但當輔導室提供一個絕對安全的空間讓她發洩責難時,不知道她的反省自覺會不會因此而被「自我」掩蓋?而身為學校輔導老師最擔心也最難過的是,我們的貼心陪伴,會不會讓她忘記了「尊師重道」與「消融自我」來適應成長?
       
     
其二,學生願意進到輔導室尋求任何資源諮詢,輔導老師們都很高興,只是有些現象,頗令人錯愕:學生一進到輔導室,沒有任何打招呼、看到沙發一屁股坐下,老師前去招呼,還是坐著應答,師生互動呈現詭異的畫面「老師站著解說、學生坐著聽答」,遑論學生詢問時會有稱謂或「請」字,結束時有時還連「謝謝」都忘了說呢∼∼
     

 

     
關於「道謝」,還有一則讓人瞠目結舌的經驗:全國學生入學考試監考,有一名男學生一直吸鼻子、似乎有鼻涕,突然讓他看到考場角落有一包他人留下的衛生紙,他便舉手示意監考老師拿給他,我們意會後也拿給他。沒想到,沒有一聲「謝謝」也沒有點頭致意,彷彿監考老師使之方便是應該的。這讓我有很深的感觸,我們以前參加聯考,可是多麼緊張慎重,往往也不敢希望監考老師為我們多作什麼個人化的服務。現在的年輕學子,不僅敢於表示需求,事後的「率性無為」更讓人嗟嘆不已……
     
     
為什麼現在的學生在「禮儀」方面表現得如此不足?我們不是自詡為「禮儀之邦」嗎?怎麼現在需要大力推行「品格教育」來試圖教化學生的待人處事?有一回學校刊物徵稿,主題是「品,德」,結果投稿封面入選的作品是「一位穿著日本和服的女子,優雅的在樹下進行茶道,飄落片片櫻花」。投稿內容有一篇「因為喜歡韓劇,所以去認識韓國文化,也才受到韓國文化影響,變得比較注重禮貌」。這兩個例子令人不勝欷噓呀,在學生的認知裡,「品德」的象徵在「日本茶道女子」、在「韓國的鞠躬請安」裡,但這兩國的文化明明是千百年前從中國傳播過去的,現在卻反而屹立長存!!猶記得四年前去中國上海遊覽,捷運車站剪票口的推擠、上下車的爭先恐後讓人印象深刻,而路上分隔島上的旗幟標語更是尷尬:「做個可愛的上海人」,據說那時是為了「北京奧運」的國際形象做提醒∼∼所以,「禮儀」在中華文化中逐漸淡出了嗎?
     
     

一直在思索,為什麼我們的學生會少了那麼一點貼心、尊重、慈悲與感恩?當我們累了、煩躁了、壓力大、焦慮不安時,也會忘了、疏忽了人與人之間的體諒與友善,難道學生也是因此而疏忽了嗎?那為什麼在青春年華的他們,會這麼煩躁慌亂呢?

     
     

總是掛念著,沒有辦法、或是常常忘記「感恩」、「道謝」、「尊重他人」的學生是怎麼了?是因為自己很苦、憤恨不平、自覺過得也不頂如意、有匱乏,或是不覺得有需要,而不想要、做不到「感謝」、「溫柔相敬」嗎? --- 能夠感恩,是因為謙虛、珍惜,當覺得一切都理所當然時,便會因為太過自我而少了柔軟的知足。

     
     

其實,人與人之間每一次的相遇,都是結善緣的機會,不應該現實的短視近利、算計得失,然後調整自己要對誰感謝、對誰就無所謂。相信,以上這些感慨,不完全存乎於校園的師生互動中,是不是,很多社會上的人際關係:同事、親子、夫妻、手足 …… 之間,也已經有了難堪的味道? --- 如果,身教大於言教,那我們該如何從現在,開始示範、教導學生 / 孩子,體貼與諒解呢? ( 兼任輔導老師 蕭淑仁 )

     
框線
框線 框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