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諮輔專欄 / 現代職業婦女的生活處境 (上)  
框線
框線
 
  圓點   現代職業婦女的生活處境 - 由「工作」的心態談起
       
     

社會上有一半的人口是女性,卻如同佛洛伊德曾說過的:「有一個從未解答過、而我研究三十年女性的靈魂也未能解答的問題,是『女人究竟要什麼?』」,沒有多少人真正瞭解或試圖瞭解女性的世界。男性不懂他的姊姊妹妹、媽媽妻子在想什麼,女性也對自己的行為表現感到納悶。

       
     

這一世代高學歷的青年女性,在學校或多或少有接觸過「女性主義」的思潮,台灣社會的婦女運動也已經推行一段時間,大部分的人都覺得她們稍有「女性自覺」、是坐享婦運成果、比較好命的年輕一群,不知道她們的行為舉止與思想觀念真正是什麼樣貌?落實到生活中又是呈現什麼反應?

       
      以下呈現二份對於「女性性別角色」的歸納,我們很容易看出社會是如何看待女性、大眾又是如何評價女性的:
       
     

劉惠琴(1999)根據Keller在1974年對女性性別角色的分析,有以下的描述:
˙女性生命的核心集中在婚姻、家庭與小孩。
˙女性仰賴男人提供物質與地位。
˙社會強調女性的撫育功能,例如愛與照顧等人際取向的特質。 ˙鼓勵女性為他人而存在,而非為自己存在。並鼓勵從丈夫及孩子的關係中獲得替代性成就,而非來自於個人成就的滿足。
˙抑制女性的主動性、肯定性、攻擊性及對權力的追求。 在上述對女性角色內涵的分析中顯示出,社會制度下女性面對個人角色的自我實現時,則必須透過人際取向特質來達成,而其他不為社會對女性角色認知的特質,如理性、獨立及自我肯定等,則必須被加以抑制。(轉引自:洪雅真,2000,頁8-9)

       
     

婦女傳統角色與現代化角色的特質:
※ 生物功能 婦女傳統特質:較消極被動,而有獨立負擔責任的傾向。 婦女現代化特質:較積極主動,希望與丈夫有平等的角色分擔。
※ 心理層面 婦女傳統特質:較少與丈夫有情感性的傾訴與溝通。 婦女現代化特質:較易與丈夫互傾苦衷以及互相安慰。
※ 經濟層面 婦女傳統特質:經濟能力、決策權力較丈夫為低。 婦女現代化特質:經濟能力、決策權力與丈夫漸趨平等。
※ 親子關係 婦女傳統特質:主要照料子女日常生活、監督課業的工作。 婦女現代化特質:傾向與丈夫共同分擔子女養育教導的責任。
※ 人際關係 婦女傳統特質:強調與親戚、鄰里之間活動關係密切。 婦女現代化特質:較重視朋友間的人際關係。
※ 休閒活動 婦女傳統特質:較少參與全家活動或夫妻共同出遊。 婦女現代化特質:重視夫妻同遊且全家參與性質的活動。
※ 家務處理 婦女傳統特質:遵守「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務責任。 婦女現代化特質:傾向與丈夫共同分擔家務。
※ 宗教信仰 婦女傳統特質:丈夫為祭祀之主祭。 婦女現代化特質:具有共同分擔的傾向。 資料來源:引自郭榮俊(1991),個人因素、社會因素與科技性新產品購買決策 關係之研究。(轉引自:洪雅真,2000,頁10)

     
     

有職業的青年女性之生活,「工作」時間佔了一天的三分之一,從早到晚在有給的工作上度過。不知道受訪的女性朋友是如何看待「工作」?又為什麼選擇這份工作?工作對於生活有什麼樣的影響?

       
      女性的工作不被認為是「工作」!?
       
     

就是成就感吧,而且妳可以從中學到蠻多東西的啊,反正也多一份薪水,那也有自己的私房錢,也不錯啊。(心)

       
     

心對於「工作」的態度,跟文獻『未婚的女性認為工作最主要的意義,是提供成就感和自我實踐的機會,其次才是獲得足夠的金錢,供自己支配運用(張老師月刊,1984)。(轉引自:謝秀芬,1998,頁7)』相互呼應。可能是「年輕未婚時」的經濟壓力還沒那麼重,現代父母也不太寄望子女奉養,加上父權社會較不會對女性的經濟力抱予期待,所以她才較有發展的餘裕。

     
     

(婚後的薪水)最好不要貼補家用啦。如果不是家裡很有錢的話,當然貼補家用我會啊,就是雙薪家庭這樣子;如果是老公很有錢,我就覺得那更好啊,誰不希望有錢?(心)

       
     

心是一個高教育水準(碩士)的中學教師,對於薪水的使用仍以「是否貼補家用」來形容,反映出現代年輕、高學歷的女性也不正視自己的工作地位與經濟力,對於家庭經濟的分擔僅止於「貼補」的層次。心進一步表示希望未來的丈夫「很有錢」,言下之意她就不需要提供薪水支付家用,透露出當今有工作的年輕女性仍認為「賺錢養家」是男性的責任。這在國外也出現同樣的情況:『1989年一項針對高成就、雙工作家庭配偶的調查,發現68%的丈夫及52%的妻子仍然相信賺取薪資是丈夫的責任,超過半數有工作的丈夫及職業婦女仍認為丈夫在家庭角色的主要義務,便是去工作來支撐整個家庭(Steil,1997)。(轉引自:洪雅真,2000,頁22)』- 父權體制下的社會「性別角色分工」,果然還是牢牢存在。社會文化與女性自己都覺得,在「養家」這個要求上,女性是較彈性的,這就是社會建構來的觀念。不過時代變遷,女性慢慢也有心理準備:現在的家庭單靠一份薪水不太夠,自己的所得或多或少也要拿出來,這又是女性針對現實環境所發展出的認知與行為改變。 (待續)

      (諮商輔導中心兼任輔導老師 蕭淑仁)
     
       
框線
框線 框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