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談自殺防治 |
|
|
|
|
|
|
|
創造連結:
Making connection:
妳/你可以影響自己、影響他人,創造更不同的生命。
Make differences in your life and those of others. |
|
|
|
|
|
|
|
翻開報章雜誌,自殺死亡相關的報導層出不窮; 在人們之間,這個議題被避而言之。但痛失的傷痛、與永遠無法被回答的為什麼, 深烙在活下來的人們心中,出現在數個輾轉不能成眠的夜裡 。「如果我那時候做了什麼 , 是不是現在就不是這樣了 ? 」;「那時 ,我真的可以做些什麼嗎 ?」。根據統計,2006 年台灣自殺人數已達 4,406 人,自殺死亡率高達每 10 萬人有 19.3 人,平均每天有 12 人死亡。並且,自殺死亡已經連續 9 年被列入「國人十大死亡原因」。面對這樣驚人的訊息,於是我們要問,自殺是可以預防的嗎?
|
|
|
|
|
|
|
|
自殺防治此議題在國內、國外頗受爭議。會不會越是討論這個議題,越會勾起人們這個念頭,或讓原本有這個念頭的人們因而才採取行動?一個常出現的關於自殺的迷思。依據衛生署自殺防治中心表示,自殺的人在自殺前通常會透露出輕生的念頭,發揮同理心,採取行動,給身邊的人適時的關懷、打氣,給予必要的協助,可能就能挽救一條生命。 |
|
|
|
|
|
|
|
預警徵兆 |
|
|
|
|
|
|
|
自殺的人在自殺前是否有些徵兆呢?以下列出一些自殺的危險因素、和值得我們去注意的警戒訊息,並且有一些保護因素可提供我們減低危機的可能: |
|
|
|
|
|
|
|
一、危險因素:指有壓力的事件、環境、和狀況,有可能會增加人們企圖自殺的可能性。 |
|
|
|
(一) 家庭方面:1. 有家人自殺的歷史。2. 因為離婚、再婚、死亡等等,造成家庭結構的改變。3. 家庭有涉及酗酒問題。4. 父母的期待太過於不切實際。
|
|
|
|
(二) 行為方面:1. 曾有過自殺意圖。2. 酗酒或嗑藥。3. 迷戀死亡,崇拜暴力。4. 學生不告訴教職員朋友有自殺的傾向。 |
|
|
|
(三) 環境方面:1. 接近致命的工具。2. 同儕自殺。3. 監禁/失去自由。4. 過度壓力;被迫要成功的壓力。 |
|
|
|
(四) 個人方面:1. 心理疾病/精神狀況。2. 憂鬱/焦慮。3. 性別認同的困惑或衝突。4. 失戀。5. 缺乏處理決策、衝突、憤怒及解決問題等的技能。6. 害怕會蒙羞。 |
|
|
|
|
|
|
|
二、警戒訊息:人們在行為上、情緒上、與自己信念上的改變,這改變持續了兩個星期或更長的時間。並且,這些改變呈現出適應不良或超乎個人的常態。 |
|
|
|
(一) 早期的警訊/憂鬱的典型的徵兆:1. 在學校的表現出現困難。2. 感到傷心、氣憤。3. 睡眠干擾 (睡太多或太少)。4. 飲食失衡 ( 體重遽增或遽減)。5. 焦躁不安、易怒。 6. 情緒的大幅起伏。 7. 持續抱怨身體上的不適。 |
|
|
|
(二) 後期的徵兆:1. 談論到自殺,死亡。2. 不在乎自己的外觀和個人衛生。3. 孤立自我,與親友疏離。4. 感到毫無希望。5. 拒絕協助,或感覺沒人幫得上忙。6. 把最喜愛的東西分送給別人。7. 分配財產、立遺囑。8. 情緒低潮和行為退縮的狀況突然有很大的改善。 |
|
|
|
|
|
|
|
三、保護因素:是指正向的情境、個人和社會的資源,可以增加生命的韌性,以及減少自殺或是相關高危險行為的可能。 |
|
|
|
(一) 內在的 / 個人的保護因素:1. 生命技能 ( 包括決策、問題解決、情緒控制、衝突處理以及社交技巧等) 。2. 最要好的朋友,來自很重要的人的支持。3. 宗教信仰。 4. 冷靜與清醒。 5. 良好的衝動控制能力。6. 自我價值高。 |
|
|
|
(二) 外在的 / 環境的保護因素: 1. 人際間的緊密聯繫,特別是和家庭成員或其他很關心的成人。2. 有機會去參與或貢獻給學校或社區的活動和計畫。3. 相當安全與穩定的環境。4. 不易接近致命工具。5. 對他人的責任。6. 寵物。 |
|
|
|
|
|
|
|
因應行動 |
|
|
|
|
|
|
|
當感覺到身邊的人有徵兆出現時 , 善用同理心 , 注意他人非語言的訊息,比如注意身體的姿態、表情傳達出什麼,感同身受那會是什麼樣的感受,進而一句關懷的詢問「你怎麼了?」「你還好嗎?」。比如看到一個人獨自安靜地待在教室角落、眉頭緊鎖的同學,不妨用自己的身體感覺一下緊鎖眉頭、安靜的狀態帶來感受,然後用你得到的感覺,去跟對方作詢問,問道:「我覺得你好像很煩惱,你還好嗎?」。當事人或許會回答說:「我不是煩惱,我是很生氣,因為…」,雖然當事人顯現出了與你有不同的感受,但這個行動,已成功地創造機會與影響。 |
|
|
|
|
|
|
|
對於有後期徵兆的高危險親友,建議給予積極、無條件的關懷與陪伴;陪伴者並應適時釐清自己本身壓力的來源,若已覺得超出自己所能協助的範圍,建議不需勉強自己,可轉而尋求專業人員協助,如可轉介到校內的諮商輔導中心。 |
|
|
|
|
|
|
|
當發現有自傷或自殺之虞,則立即電話通報 110、119 作緊急處理,警察或消防等相關人員發現有需醫療協助時,會通報「自殺防治研究發展中心」。 |
|
|
|
|
|
|
|
生命無法重來。讓愛覺醒,勇於表達,一份關心,一份關懷,你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可能可以有所不同。(蔡佩珊, ext. 2674) |
|
|
|
|
|
|
|
資料來源: |
|
|
|
Imus, S. (2007) 美國哥倫比亞學院校園自殺防治專案的工作坊講義。 |
|
|
|
Campbell, Diane M. (1998). Preventing youth suicide through gatekeeper training: A resource for gatekeepers. 7th edition 2004. |
|
|
|
台北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http://mental.health.gov.tw/ |
|
|
|
|
|
|
|
其他資源 |
|
|
|
各縣市生命線 當地直撥 1995 |
|
|
|
各縣市張老師 當地直撥 1980 |
|
|
|
免付費專線:行政院衛生署安心專線:0800-788-995 |